窗口贵阳消息(全媒体记者 韦元龙 摄影报道)在贵阳市万东花鸟市场清风画廊,有一位青年画家叫徐良果,他通过刻苦钻研,自学成才,开办画廊6年来,绘画作品深受省内外书画爱好者和收藏者的欢迎。目前,已经有260多幅作品被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友人收藏。谈到徐良果,知情人对他开拓进取,执着追求的精神,都是有口皆碑,赞叹不已。今年初夏,记者走进画廊,对他进行了专访。




徐良果,1986年 12月出生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一个与四川交界的偏远小山村,从小热爱体育和美术。 那里并不富裕,但却宁静而优美,纯朴而安详,每一个清晨或黄昏,每一天日出和日落,都让小时候的徐良果产生无限的遐想,他对家乡一山一水,一草一 木的热爱之情,也就是从孩童时候开始产生,在心灵深处播下了幼小的种子。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喜欢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勾画画,到后来,家里每一个房间的墙壁上,全被他画 上了山、竹和各种动物。他从小读书不是很用功,但却偏爱体育课和美术课,经常带领着几个小伙伴,登山玩耍,画画写生。他非常 热爱大自然,经常到山上练功,居然还练成了特异功能,直到现在,他仍然还可以身体倒立,用双手走路!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徐良果就辍学了,在广东、浙江等地辗转打工谋生。打工期间,也没有放弃手中的画笔。他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家。但是,现实与梦想的落差不是一般的 大,一个连大学门槛都没有跨过的打工仔,想要当画家?这梦想无异于天方夜谭。打了几年工,徐良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攒下了人生的第一笔积蓄5万元,正是这笔积蓄,让他与梦想的道路渐渐接轨。 2012年春天,徐良果辗转到贵阳打工,在一个偶然机缘巧合之下,他认识了贵阳市中艺书画学院院长张科老师,于是又点燃了他绘画的美梦。徐良果跟张院长学了一段时间的国画创作,张院长发现徐良果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悟性高,于是让我帮忙带学生。但天生酷爱自由浪漫的徐良果,婉言谢绝受张院长的诚邀。张院长发现他是一个绘画人才,决心帮她一把。后来,在张院长的大力帮助下,徐良果在贵阳市开办了自己的画廊—清风画廊,从此,他成了一名自由的职业画师。 徐良果说,“开办画廊以来,虽然钱赚的不是很多,但最令我高兴的是,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五湖四海 的画家朋友,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切磋,我感觉自己的绘画进步越来越大,在艺术收藏爱好者和我的画家朋友们反馈的信息中,也可以肯定这一点。”通过名师指点,加上他刻苦努力,博览群书,吸取古今外名家大师的艺术精髓,每天坚持创作,定期外出写生,自己的刻苦努力, 现在基本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其水墨画简洁明朗,干净利落,主题鲜明,其禅画意境深远,启迪智慧,受到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的青睐。截止今年5月中旬,徐良果的已经有268幅作品被港、澳、台湾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国友收藏,让同行刮目相看。
“一个初中水平的艺术爱好者,短短六年时间就名闻遐迩,蜚声中外,这是很少见的!”谈到徐良果,一位老画家感叹地说。




取得一定的成绩,徐良果并没有感到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还年轻,在艺术上的造诣尚浅,所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潜心创。 他现在开始研究禅画。他认为,禅画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它的产生与发展对整 个中国美术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徐良果告诉记者说“我一有时间就到大自然写生,艺术的道路没有尽头,且行且珍惜,我会用加倍的热情和追求极致的心态,希望在艺术这条道路上能越走越远!”




徐良果每天坚持创作,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看到他创作在几百幅作品,让记者感到深深的震撼。下面是记者和他的对话。
记者:请问你为什么选择绘画这个职业?你是从什么时候画的?
徐良果:对于绘画,我从小学时候就开始入迷了,我自小就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我就想用手中的笔墨,来描绘美、展现美,我相信随着对艺术研究的越来越深入,我画笔下的美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希望能带给人心灵的极大感触甚至震撼!我从小学开始,画画一直没有间断过,比较正式的国画创作,是从2012年创办画廊时开始的。




记者:你绘画技艺是从哪儿学的?拜过老师没有?有些什么启发?
徐良果:除了和张院长学过一段时间的国画以后,我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老师,这并不是我在恃才放旷,我认为拜师这事它讲究一种机缘巧合。我更相信二八定律,世界上真正成功的人永远只占20%,就是那些真正舍得付出努力的人。其余80%的人只能是普通大众。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存在着二八定律。有那么多人拜了名师,但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多的高徒出现,而历史上没有拜过老师的画家,成为一代宗师的也大有人在,关键看我们的渴望有多强烈,梦想有多远,执行力有多强。




记者:到目前为止你画了多少幅画?卖到了哪些地方?画一幅画要多长时间?
徐良果:画了多少幅画,还真没做过这方面的统计,但我是每日必画,这是铁律!买画的人全国各地都有,外宾的话,美国、加拿大人买的最多。画一幅画的时间要看灵感,灵感最好的时候,一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幅满意的小作品。




记者:你认为职业画师和艺术家有什么区别?
徐良果:我认为职业画家可能更注重眼前的利益,也许会随波逐流,讨好大众喜好。而艺术家必定注重自身长期的发展,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自己的德行修为和奉献。




记者:如何区分艺术作品和行画?
徐良果:纯艺术是一种审美提升的艺术。是基于生活,经过互相反应,经过独自判断,经过独自认知,经过独自见解,完全可以自由表达自我精神境界的一门艺术。它不会丧失节操,不会沦丧道德,可以批判,可以歌颂,可以呻吟,可以归隐……纯艺术是神圣的,是不容亵渎的……如果失去这些,也就不能再谈纯艺术。我认为纯艺术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独立性,不被任何环境所左右所影响,坚决保持独立的品格。二是独特性,表达的始终是独特的观点和角度,绝不人云亦云。三是圣洁性,不会被任何金钱收买而变质,始终坚持无二性。四是前瞻性,绝不随波逐流,坚持走自己道路为世俗开创一个独特的审美角度。
行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旨在追求市场,无艺术品位,无技术含量,低级、媚俗、色彩艳丽、单薄的一切绘画作品;狭义是指包含油画,国画,多以山水风景,动植物的题材出现的一些廉价的、批量生产的商业作品,其绘画方式无论是印刷或者人工,技巧无所谓精致与否,这都算不上是艺术品,不但没有收藏价值,甚至连装饰价值都没有。行画的共同点:一是模仿,没有创造力,没有独创性,看到别人和古人画的好,直接拿过来模仿。二是复制自己,三是复制名家字画,无底限的进行复制。这就是行画被西方艺术瞧不起的最根本原因,为钱失去了节操!




记者: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家中,你最崇拜哪些人?得到什么启示?
徐良果:我最喜欢的画家是我的本家徐悲鸿大师。他的马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让人不由自主产生昂扬的斗志,唤醒了人们不断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不只是属于他那个时代,他属于任何时代,属于任何时代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的人。




做一个善于修行的画家
徐良果
真正的修行就是用宗教的智慧理念引导生活,服务生活,融入生活,最终升华为俗世的楷模。用言语教化有缘,用德行树立榜样,这才是功德无量之事。修行不一定要在寺庙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有追求,有梦想,努力做好自己,处处都是在修行。画家既然选择了艺术道路,不管有多艰难,得有耐心,努力克服,修行修的不仅是苦难,更是心态。



我觉得,中国绘画艺术不仅仅是欣赏艺术本身,更是欣赏作品中透露出的绘画思想,我们应该努力寻找和挖掘绘画中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对客观世界深刻的体悟。我们需要用绘画来重新审视,今天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艺术就是生活的样子,他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在探寻艺术的道路上,要活在当下,悟在当下,觉在当下,当下无价。现在的社会,我们面临着一次新的变革,天地万物都在改变,如何寻找内心的纯净,活在天然状态下,大抵就是艺术家们通过绘画想要告诉我们的,真正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作品给予人的不仅是艺术上的熏陶,还有精神上的慰籍,这种精神上的纯粹性更容易满足人们对生命本源的追求。今天我们缺少这样的艺术品,全世界都在寻找真正的艺术品。艺术家们要扪心自问:你的艺术创作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艺术家在寻找真正的艺术表达,收藏家也在寻找真正用生命表达出来的、用生命演示出来的、用生命幻化出来的艺术品。在我看来,这个时代的艺术家要有宗教情怀。其实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宗教信仰,艺术和宗教合为一体的时候,和生命自己的状态是融为一体的,是一种生命自信的表达。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游山玩水的大陆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像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 。若说与他人谈经辨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自然的山水之美,没有一个人不爱它的,我之所以画它,仅仅是想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法,用笔墨将它表达出来,释放出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我们学习山水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创作,一幅成功的创作作品,不仅基于对传统的长期学习沉淀,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而且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创作者不是一个只会按照既定程序运行的机器,而是以想象、冲动甚至愚笨的念头表现内在的精神变化,只有重视这种对生活体验的感性因素,艺术作品才真切、生动。




事实上,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受到特别的关注,并且具有民族的特征,又受到传统思维中天人合一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艺术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自然与心灵的融合中吸取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另外,“体验”是艺术的创作之本。首先,体验的最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是从画者切身感受出发的,是画者本人在面对真山真水,观察生活时得到的对生活的感悟,我的创作源于黔山秀水,黄山松云,大自然的美景无处不引起我创作的冲动,每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各不相同,从这一点来讲,我们进行艺术创作,能表现的对象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对生活的人、事的体验,才能不断充实,形成独有的特色,在一般人看来,平淡无奇的事物,通过画者独特的语言技巧,创造出全新的作品,不能拿别人的眼睛代替自己的眼睛,尊重主观感受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其次,在体验生活时,想象力自始至终存在于体验之中,创造的过程包括一系列想象、跳跃,画者之手执行想象力的命令,但结果却未必如愿以偿,每完善一个形象,都需要有新的想象跳跃帮助,这样处于不断的创作冲动中。在自己的想象和眼前已局部形成的画面之间逐渐明晰,这里说的想象的跳跃,其实指的就是“灵感”。灵感是偶然得到的,无论是感官的刺激,还是单纯的意志和决心,都不能引起真正的灵感,都还没有抓住真正的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艺术的动力是正当的,这种真正的有意义就是抓住一个明确的对象表现。这里所谓的“真正的艺术动力”其实就是指艺术家有孕育成熟的审美和生活经验,画者不仅要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生活体验,而且要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往往灵感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对于一幅作品的产生来说,深入思考,素材准备,情感酝酿的时间和深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长期的生活积累和不懈的艺术追求,酝酿成熟到具体作画时,才会水到渠成。



最后,要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还要有较高的笔墨技法。我们在学习古人的过程中,要突破古人,把自己的经历、思想、人格、技巧和对生活独特的感受,反应在作品中。在创作的过程中,努力寻求自己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独特的艺术语言,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然是善于藏匿的,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触,用心去描绘,才是对自然与生活的真正体验,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感动自己,感动别人。

徐良果创作简历
徐良果,男,贵州省毕节市人, 1986年 12月生,汉族。从小热爱美术。2012年到贵阳专攻国画。贵阳市万东花鸟市场清风画廊职业画家。其水墨画简洁明朗,干净利落,主题鲜明,其禅画意境深远,启迪智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画风,受到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的青睐。有260多幅作品被香港、台湾、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内外国友人收藏。
徐良果联系电话:1828605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