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的馈赠与土地的答案--兴义万峰林调研记
李荣凤 洪燕婷 魏诗彧 蒋家山 李湘 田茂娟 罗国钦
推动社会经济进步,促进家乡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起模范先锋作用。于今年年2月10日至3月1日,由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生组成“博士村长”的“美丽家乡,稻花香里说丰年”实践小组,来到了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的万峰林景区和峰林布依景区,进行为期20天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团队聚焦于万峰林旅游业发展,和峰林布依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从课本走进乡村,让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家乡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的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加之高速公路、高铁、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近年来,贵州因独具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成为人们心向神往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不少景区景点,渐渐变成热门网红打卡点。兴义市万峰林景区和峰林布依寨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范例。

据当地市民介绍,万峰林景区是中国喀斯特地质地貌中发育最成熟的椎状峰林典型代表,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观、中国最美的峰林、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集半山观光、健康骑行、农耕体验、低空飞行、野奢露营、山地运动、康养体育于一体。先后获得“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黔西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

万峰林景区中的油菜花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了解到,万峰林以发育三叠纪地层岩石的圆锥状峰林、峰丛景观为主,其间分布喀斯特溶洞、漏斗、地下暗河、落水洞以及沉积地层等各类地质遗迹景观,拥有动物资源100多种,还有贵州苏铁(一级)和享有“植物熊猫”美誉的兜兰(一级)等100多种珍稀植物,内分为东、西峰林,景观各异,包括万佛寺、八卦田、民族文化源博览馆等众多景点。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2024年3月,以万峰林景区为核心的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地质公园”,是贵州继织金洞之后第二个获得世界级“金字招牌”的地质公园。2024年12月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酸汤牛肉
我们团队在万峰林景区,切实的体验了一把当地的美食-酸汤牛肉。与众不同的是这里的酸汤是少数民族特制的酸笋所制,并不是利用酸菜或者西红柿所制成。进入万峰林,在微冷的初春里油菜花都铺满了大地,一片片淡黄色,美不胜收。当地村民给我们介绍,万福村的“福”字田也是利用油菜花形成的,但是秋夏则是用水稻。这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本地人利用“农和旅”结合,形成的为人们叹为观止的“福”字田,给万峰林又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

福字田
看完“福”字田,小组成员又来到了这藏于深山里的寺庙-万佛寺。这里不同于“福”字田的喧嚷,更多的是安然、静谧和肃穆。或许是受到万佛寺的庄严气息,伙伴们在这里都立即对这个神圣的地方肃然起敬。随着陡峭的山路上去主殿,万佛寺主殿露出了全貌。它是与平常的寺庙不同,它的主殿是天然形成的岩洞,鬼斧神工,浑然天成,显得神圣而又庄重。

万佛寺
万佛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与万峰林风景区融为一体,同泥凼石林相衔,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洞宽126米、高82米,洞中奇观千姿百态,造型完美,堪称洞中精华。是黔滇桂三省区主要佛教活动场所,是著名的天然洞穴寺院道场。
万佛寺周围座座青山灵秀,丛丛灌木葱茏,奇石挺拔,九峰环抱,垒岩叠障,祥云环绕,藤萝蜷曲,缠枝挂叶,绿荫掩映,曲经萦纡,民风古朴,笑迎客座,是万佛寺之特色。有僧众锡道场十余人,洞内墙壁上还摆放了几千个小佛像,寓意万佛朝宗。晨钟暮鼓、早晚课诵,香烟袅袅,十方善男信女前往参拜,络绎不绝,可谓佛家香火,一时鼎盛。

峰林布依中的建筑
离开了万峰林景区,团队又去了具有布依特色的峰林布依寨。据网上资料显示,这里有600多幢布依房屋依山而建。
果不其然,走到入口抬眼望去,首先看到是像守卫一样的两座大山屹立在入口两侧,高大雄伟,令人肃然起敬。缓步前行,往里走则是一排排具有布依特色的干栏式建筑,房顶上盖的上是古色古香的瓦片,让人心中浓浓的乡愁油然而生;一路上见到很多布依文化体验馆,不少游客穿着少数民族服饰体验当地的文化。
我们在体验馆时发现了一种口哨,整体是小鸟一样的造型。这个口哨吹起来不像一般的口哨声音嘶哑,相反它吹出来的声音像鸟的清脆的叫声,后来经店员了解之后才知它叫水口哨。 布依族村民很是热情,刚走到走在景区中心,村民就热心跟我们介绍布依族的嫁娶习俗。不一会,我们就听到了锣鼓声、唢呐声。啊,这是具有布依特色的嫁娶表演。这种文化传承从古板讲述转换成了生动表演,让布依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历久弥新,代代传承。


峰林布依夜景
峰林布依寨位是一个以布依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休闲度假景区,集少数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坐落于东峰林景区旁,地处世界典型锥状喀斯特峰林核心区,拥有孤峰、石笋、石芽、漏斗、溶洞等多形态地质景观。景区依山傍水,与纳灰河、马岭河等河流景观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唯美的自然画卷。


峰林布依婚嫁表演
景区以“自然山水”和“布依建筑”塑造外在形态,以“布依文化”铸就内在灵魂,巧妙融合了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旅游度假等多种元素。景区内建有600余栋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包括杆栏式建筑、吊脚楼、合院、粮仓、竹楼、鹅卵石房等,宛如一座布依族活态建筑博物馆。

布依族蜡染

景区内布局有布依族蜡染、服饰、民族特色手工艺、特色小吃、特色酒吧等50多家商家,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每晚7点半和8点半有打铁花表演和灯光秀,夜景尤为迷人,吸引了众多游客。
峰林布依寨是一个集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景区,适合摄影爱好者、文化探索者和休闲旅行者前来体验。

体验馆
我们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万峰林景区和峰林布依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乡村振兴,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鲜活样本。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加体会到尊重自然,无论是万峰林的保护以及旅游业的发展,还是峰林布依中的布依风情,都体现了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村民们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产业,而不是盲目模仿其他地区;同时家乡的发展也需要文化传承,布依文化不仅是经济资源,更是精神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的团队将会继续深入开展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书本走出去,为布依文化的挖掘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本文作者系博士村长实践活动--“美丽家乡,稻花香里说丰年”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