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贵州作协举办“乡愁”主题长诗(20部)研讨会
研讨会倡导新时代诗人永保“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创作方向


新年伊始,花开贵州,青山绿水间,乡愁满满。2月26日下午,由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主题长诗(20部)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来自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和省内高校诗歌评论家畅所欲言,紧紧围绕贵州省诗人协会2017年成功创意,并完成的以“乡愁贵州”为主题的7万行长诗(20部)唇枪舌战,高度认可和赞誉贵州新时代诗人“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决心和勇气。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朝卉,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欧阳黔森,省作协原副主席、诗协主席李发模等出席研讨会。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李朝卉指出:贵州诗人及摄影家精耕细作的20部长诗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韵律美,是新时代贵州精神文化的体现,讴歌了贵州时代发展的节奏,从爱家乡的情怀 展现出“乡愁”主题,在贵州史无前例。李朝卉要求:下一步,贵州的诗歌创作应紧扣时代主题,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围绕新时代文艺思想的“二为服务”、“双百方针”、“双创原则”展开,以人民为中心导向,创作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深作品,努力使贵州诗歌文艺创作从高原攀向高峰。

省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要求,全省作家、诗人要时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要求,善于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走进人民群众生活中去,“知天气、接地气、鼓正气、展才气”,努力在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中进行创作,不断锻造出有思想深度、有时代特色、有艺术劲道的优秀作品。
会议由省作协副主席高宏主持。
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原《诗刊》主编叶延滨,首届鲁讯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武警》杂志社主编王久辛,《诗歌月刊》编辑部主任黄玲君等省外诗歌评论家做了精彩发言,一致认为贵州能以如此厚重的份量、集中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打造如此完美的“乡愁”主题长诗是中国首创,充分体现贵州诗歌讴歌新时代、紧扣主旋律、展示正能量的特质,彰显贵州诗人“拳头式”“集束式”的发展趋势,找到贵州诗歌在中国诗坛的位置和方向,燎原之势,大有可为。



贵州省作协原副主席李发模、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张劲,贵州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贵州民族大学教授杜国景,贵州省作协副主席、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喻子涵,及贵州师范大学教授颜同林,贵州财经大学教授赵东,贵州大学教授刘剑等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对“长诗唱响中国”的做法和贵州“打长诗牌”给予高度关注和赞扬,认为贵州省诗人协会在贵州省作协的领导下,带领贵州诗人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通过诗意的语言展现贵州原生态山水,贵州古镇历史人文特色,彰显贵州“百姓富、生态美”的灵魂,留住贵州最美的“乡愁”文化符号,用“长诗唱响中国”的目标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共同情感,为贵州文化紧扣时代主题做出重大贡献。
与会专家、学者在对长诗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对贯穿长诗的摄影作品也给予高度赞誉。







我省著名文化学者,长诗执行主编何京教授出席研讨会 中国作协会员、《贵州诗人》杂志主编、“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长诗执行主编小语代表组委会汇报了二十部长诗的创作情况和2018年贵州省诗人协会的相关工作。 据了解,“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主题长诗共20部,由贵州省诗人协会组织全省40名一线诗人和20位摄影家,翻越黔山秀水,胸揽家国情怀,历时一年深耕,以诗画形式共同创作完成,集中展示贵州4000万儿女步入“小康”的精彩故事。
长诗“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主要包括五个版块:最美村落花茂;201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127个特色小镇之贵州茅台、西江、朗岱、旧州、青岩5个特色小镇;贵州最具特色的古镇之土城、丙安、广顺、洛龙、锦屏、镇远、敖溪、寨英、下司等9个古镇;贵州打造全域旅游的旅游长诗和“黔西北之肾”草海、亚州第一“长洞王国”绥阳等3部;贵州最具地方特色的的沙滩文化和苗族史诗亚鲁王等2部等。
“舍不得乡愁离开胸膛”系列长诗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和贵州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联袂出版发行,其中由李发模创作的3500行长诗《王之背后》被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评选为2017年度十佳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