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兆言现场品茶。
诸位嘉宾就茶道进行讨论。乐涛 摄
扬子晚报讯 (刘浩浩杨玉梅陈衍晖)9月29日,由南京市江宁区文化广电局和江南时报社共同主办,“月来悦茗”杨柳村中秋茶会暨《江南茶道》创刊雅集,在南京市江宁区民居群江宁区民俗馆正式上演。叶兆言等20余位文化名流,现场共叙茶道,品味文化馨香。与此同时,参会的文化名流,争相亮出了自己的绝活,上演了一场琴、曲、书、画、茶的雅宴。
在活动现场,由知名昆曲曲友黄欣带来的昆曲《长生殿·小宴》,古韵浓郁,余音绕梁,让人听后拍案叫绝。之后,在幽雅舒缓的古筝声中,正山小种红茶的茶艺表演,让与会嘉宾眼前一亮。孔雀开屏、佳人出现、清泉出沸、悬壶高冲、品味鲜爽……十一道环节如行云流水般一一呈现,令人击节叫好。佳人的茶艺表演让人兴奋,江苏画院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庄重的古琴演奏,又营造出一种古朴醇厚的氛围,让大家回味绵长、沉醉其中。
而活动的最大看点,在于叶兆言等文化名流,对于茶道的精彩理解和阐释。
“我在生活中还是经常喝茶的,茶毕竟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我个人由于身体方面的原因,更喜欢喝红茶,因为红茶比较养胃。”对话伊始,记者提起了早年间叶兆言写的一篇文章《宜兴红茶》。
叶兆言说,自己确实对红茶比较钟爱,以至于长期喝红茶,很多绿茶的味道都错过了,但是他的语气中,对福建茶的品质,还是非常推崇的。“福建产的茶都是好的。”而南京由于受到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制约,想要产出好茶比较难,这是个遗憾。
“我是个简单的人,在喝茶方面没有太多的讲究,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说起自己在生活中对于喝茶的态度,叶兆言留给记者的印象是,温和谦卑,没有挑剔,没有太多讲究。
叶兆言还对当下茶道认识上的种种误区,也向茶人发出了提醒。
“现在很多人都讲究喝明前茶,以致喝明前茶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但在我看来,春季到了,新茶刚采下来,邀三五朋友过来品品,一次就够了。如果天天追求喝明前茶,这就有问题了。”叶兆言说,喝茶还是应该顺应自然,什么季节喝什么茶。
叶兆言尤其讲到,还有很多人喜欢捧着保温杯品明前茶,构成了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画面,“这简直是在糟践东西。”他说,对于这种奢华风气,一定不能要。
活动当天,还有多位名家围绕喝茶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活动最后,叶兆言应记者邀请,欣然提笔为江南时报新创的《江南茶道》留下墨宝:“江南茶道”、“喫好茶”。叶兆言说,品茶就是品生活,品茶就是品味道,希望爱茶的人都能喝到好茶。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南京老崔茶馆、南京乌丝欗艺术馆协办,南京市江宁区民俗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