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通信运营企业由于窗口人员工作欠细致,导致用户误办了电信业务,之后要求更换,又受到冷遇,最终用户投诉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有人抱怨:缘由C类(派遣制)员工敬业精神与业务素质不高。 C类员工们愤然不平:俺们是做事不少,拿钱不多,出了问题还得挨板子。应该说:C类员工的“同工同酬”问题,是通信运营企业改革发展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2008年之前长时期内,通信运营企业的与全国许多企业一样,存在着用工不规范的状况,随着国家新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通信运营企业用工制度的规范,C类员工形成。目前,此种用工制度在通信运营企业广泛存在,并且其数量在增加。这些C类员工主要集中在营业、装维、营销、后勤等岗位上,担负着企业前后端、管控等多个岗位的重任,为了企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地劳动、智慧和汗水。然而,在辛勤付出的同时,同工同酬、权利与义务方面不尽人意之处有之,但比较此前有了大的进步,员工个人所得有了改善,劳动有了基本保障,这些是有目共睹的。
“不尽人意”应正确看待。通信运营企业的用工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有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作为具体的C类员工来说,个人的主观愿望无法脱离大环境的制约;而个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环境具有能动性,完全可以有所作为。十多年前,我们单位市线班里曾经临时雇请了一位姓周的农民工,他为人勤快又很有心计,爱琢磨电信业务技术,几年下来,逐渐地能够绘制线路设计图纸、配制电缆线序、承接通信杆线施工工程,其技术能力为许多正式工望尘莫及。2008年初,我们单位里实行用工规范,在多种因素的促使下,他创建电信外包公司,成为单位里C类员工的老总,令人刮目相看。他说:那时我作为农民工没有退路,把学习电信业务知识、掌握技术作为”看家本领”,非常珍惜各种有利机会。
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C类员工只要努力,同样可以赢得成功。现在有些通信运营企业对于C类员工,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经常被选聘为B类员工。当然,机会总是为有准备的人留下的,如果C类员工能把握社会与企业发展趋势,顺应而不抵触,借助眼前的职业平台,培养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文化素养,假以时日终成大器。特别是面对“聚焦”待遇落差无果的现实,不妨换一种思维,积累能量,艰苦并快乐的工作着。
当然,通信运营企业对于C类员工,理应注意了解与掌握他们的思想情绪,热情关心做好疏导与稳定工作,摒弃身份歧视倾向,致力于创造素质培训和思想交流,职业发展条件,建设稳定和谐的企业员工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