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军事频道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医疗  美容  体育 房产  楼盘   二手房
跳蚤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二手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科技  基金 文学 小说 搞笑  艺术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新闻中心: 国际  | 国内  | 贵阳  | 遵义  | 安顺  |  黔西南六盘水  |  黔南  |  黔东南
  你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频道 > 互联网 > 正文
 
道德缺失、违法成本低 委员建议切除网络谣言毒瘤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09:27:46     
 

        

 近年来,网络谣言此起彼伏。2010年2月,山西地震谣言令山西数百万人街头“避难”;2011年2月,“皮革奶粉”传言重创国产乳制品;3月,日本地震后,QQ群里散布谣言引发全国“抢盐风波”;8月,上海励某伪造传播“47号公告”被拘15天;2012年3月以来,一些不法分子在互联网上造谣“军车进京”,6人被拘、16家网站被关……

  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我国网民总数已超过5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接近40%。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兴技术和传播形态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同时,也出现了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不良倾向,成为滋生各种谣言的温床。

  网络谣言的出现,不仅玷污了网络文化环境,降低了互联网的公信力,而且严重干扰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危及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其产生和滋长有着特殊的土壤环境。

  网络谣言的滋生,源于网上道德意识的缺失。网络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虚拟空间,许多网民在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存在着“恶搞在互联网上很流行,不算什么”的想法,因此,在发表言论时往往缺乏责任感,只图一时痛快,仅以能否引发轰动效应为其判断标准,导致网上信息、言论混乱的局面。

  网络谣言的滋生,源于网络的超时空传播特性。相比传统的传播谣言的媒介和平台,网络谣言不再受制于有限的时间、地点,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得到了无限的放大,网络谣言被快速和无限制地传播与复制。正是这一特性,使得造谣、传谣者日益青睐网络,使网络成为便捷的造谣平台和绝佳的传谣犯罪工具。

  网络谣言的滋生,源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我国的法律和政策与我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明显不协调。比如,我国法律将利用互联网捏造、散布虚假信息、言论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定为违法,但对何为散布虚假信息以及何为虚假信息并没有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网络言论边界的模糊、法律的滞后成为网络谣言丛生的重要原因。

  网络谣言的滋生,源于违法成本的低廉。网络的平民化使得发布虚假言论的门槛较低,一个BBS就是一张报纸,一个论坛就是一个讲堂,一个微博就是一个广播台甚至是电视台,大规模造谣、传谣的门槛已经模糊;而且,造谣、传谣的违法成本过低,囿于网络犯罪技术侦查投入量的严重匮乏、相关学理研究的滞后以及法不责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大量网络造谣行为在事后也未能进入到司法程序中进行查处和制裁,这更使得网络造谣者有恃无恐。

  依法加强和规范网络信息管理,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同时,着眼于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着力强调要“依法管理”、“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行为”。网络谣言是影响网络文化发展、危害网络文明空间的“毒瘤”,若要从根本上铲除其滋生和传播的土壤,营造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议政府部门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从加强网络法制建设、道德建设以及加强网络监管着手,不断加大打击和查处力度。

  要加快立法工作步伐,依法规范网络传播行为。国外对网络的监管早已建立了相关成文法律,如美国相继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隐私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个人和国家的信息安全,制止和惩罚网络谣言的传播行为。近年来,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网络信息传播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大部分都散落于民法、行政法等不同的法律中,不成体系,缺乏可操作性。

  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启动立法准备工作,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传播法》,对网络谣言的行为性质、责任认定、危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从法律上给予明确的界定,并适时实施网络实名制度,建立起严格的网络传播问责追究机制,对违规的责任人依法坚决进行处罚,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共同维护网络的信息传播安全。


  要加强网络执法力度,完善网络谣言预警机制。要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网络执法和监控力度,针对网络谣言等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完善网络谣言负面信息预警机制;建立网络监察队及网民举报机制,进行定期网络巡查与不定期抽查,依法严厉查处制作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的网站和个人,特别是对于那些影响比较恶劣的网络谣言恶意制造者和传播者,执法部门更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予以经济上的处罚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并鼓励和帮助受害者依法进行维权,以提高制作和传播虚假、有害信息的犯罪成本,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

  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树立网民网上道德意识。既要着力提高网民素质,鼓励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防止虚假信息蔓延,引导网络舆论良性发展;又要加强网络法制教育,网民虽有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在法律框架内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任何国家都不允许公民散布一些影响公共秩序、危及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的言论。


  相关阅读:
     
 
 
频道阅读
历数高校美食:学生接龙舌尖上的母校(组图
·大学老师抄袭论文
·清城教师论文获省二等奖
·我国社科类权威杂志发表安徽工业大学教师
·电商监管立法首次启动 征税与促销规范受关
·荷ING触犯美制裁古巴法规被罚天价6.19亿
·我省两件法规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入围人员并非领导亲戚
 
龙年大话理财淘金
产寿险“冰火两重天
刘元春:汇率改革应
人民日报:房价不会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澳大利亚海滩现海浪泡沫奇观 酷似大
·62岁老人脚托7岁孙女玩引体向上 被
·男子潲水油提炼柴油100公斤 推销时
·河南平顶山市中心大屏幕播放近20分
·大学校长寄语毕业生像凤姐那样自食
·民警被指喷硫酸烧伤拒盘查男子 回应
·缅甸推动第二波改革 将更新法律吸引
·缅甸推动第二波改革 将更新法律吸引
·叙利亚总统顾问否认中俄伊叙将联合
·法国4名人质被劫持 歹徒自称基地组
·神九航天员体液检测结果下传:在轨健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贵州普安县面包车翻
贵州普安县面包车翻
县级重点技术机构之
侗族大歌 传承与保护
都匀将成立5家“阳光
颜振豪回乡采风 拟打
 
版权所有:贵州民族报黔西南新闻周刊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6838086 0851-6871808 投稿邮箱:wyi3293888@163.com  网站备案: 黔ICP备10200785号
  编辑部地址:贵州省兴义市向阳路锦峰大厦B2-504 热线电话:0859-3293888 3221777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