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阿诺德·纽曼
图为:《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安迪·沃霍尔
图为:《克劳斯女士》辛蒂·雪曼
本报记者伍迪 实习生毛紫怡 通讯员章后仪
在艺术品投资领域,书画、瓷器、家具等已成人们“掘金之门”。每年春秋拍卖,不乏天价拍品横空出世。然而,爱好收藏投资的你,是否知道,在中国,一个收藏热门正在崛起,它便是——摄影原片。
数码时代,也许有人认为,只要有相机,谁都能拍照,摄影作品有什么收藏价值?4月19日,《原作100:美国收藏家靳宏伟藏20世纪西方摄影大师作品中国巡回展(武汉站)》在武汉美术馆开幕。看一张照片,就穿越了100年。在时间的维度上,照片似乎比人恒久。艺术代言历史,“在西方艺术品市场,一些风向标人物的摄影作品,甚至可拍出千万美金天价”,摄影原作收藏诱发的财富传奇,同样激荡人心。
原作收藏缘何受青睐
走进展厅,墙上悬挂着美国摄影家理查德·普林斯、英国摄影家达明安·赫斯特等名家作品,黑白光影,跨越百年,让人情不自禁感受到摄影原作的魅力。
何为“原作”?本次展览的藏家靳宏伟先生介绍,对于传统冲印技术而言,“原作”是指作者参与后期制作的作品;数码时代,原作则是指第一批打印出来并由作者限量签名的作品。“此次展出的作品,都出自西方摄影大师之手,签名证明这是他们的原作。”靳宏伟解说道。
摄影收藏在西方有传统,在西方艺术品市场,原作照片价格不菲,有的甚至高达上千万美元。在靳宏伟的藏品中,也不乏数十万美元的原作,逾百万美元的就有5幅以上,艺术魅力加保值增值潜力,这许是原作收藏吸引人的重要原因。
原作收藏难在大师签名辨认
无论收藏哪一门类,必然要先对它们有系统深入的了解,摄影也不例外。
靳宏伟本身是著名摄影家,《时代》杂志、美国的《大众摄影》、《纽约时报》及德国的《明镜周刊》多次采用他的作品,美国的麦克米兰图书公司还将他的20幅作品编入摄影幻灯教科书。靳宏伟萌生对收藏摄影原片的热爱,是在1989年远赴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摄影系深造时,而真正收藏西方摄影大师作品的时间还不到10年,“那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当我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后才有条件实施。”靳宏伟说,不同于国画、油画真迹难寻,“摄影大师作品比较像版画,有的限量1张,有的限量300张,很少遇到很难搜集到的大师作品。”
靳宏伟收藏了500余幅20世纪西方摄影大家原作,他说,摄影原作收藏最难的是辨认大师的签名,这也是鉴定摄影作品真伪的方式之一。此外,还能通过鉴定相纸年代,判断作品的真伪。
国内摄影收藏方兴未艾
近年来在国际市场,摄影名家作品已开始创天价,如德国著名摄影师安德烈亚斯·古尔斯基的《莱茵河2》拍出434万美元、美国摄影大师爱德华·韦斯顿的作品《Nude》拍得160.9万美元等。靳宏伟感慨地说,相比而言,中国摄影收藏才刚起步。
曾璜,中国最早的摄影收藏研究者。他介绍,中国摄影收藏发展至今近20年,市场和运作规律已基本建立。目前,国内有3大类收藏:老照片、当代纪实照片、当代艺术。“摄影收藏与作品形态没关系,不管它是出自数码相机还是胶片机,艺术价值本身最重要。”他说,国内这些照片都在价值低位上,就像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当代油画、股市,机会与风险并存。
摄影作品收藏的讲究很多,摄影家的版数限制、签名、用何种材料装裱,都对照片价格很重要。著名摄影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任悦认为,收藏先要找准个人收藏方向,选自己喜欢的作品。“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不可预知,但个人喜好可操控。”
未来摄影收藏在中国前景如何?曾璜说:“目前就我所掌握的信息,在中国投资照片收藏的基金,5000万到1个亿的有3个,1000万到5000万的很多,百万数量级的数以百计来计算了。中国的摄影收藏,大有可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