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摄影奖作品之一,伊战归国士兵看着自己的服役记录时忍不住哭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4月16日公布了世界最著名的新闻界奖项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名单。其中《纽约时报》独得两个奖项,而网络媒体《赫芬顿邮报》和《政客》的首次获奖,显示出新闻媒体传播业格局的改变。另外,美国外媒体罕见“中标”法国摄影记者得到突发性新闻摄影奖。
《纽约时报》独得两奖
《纽约时报》记者杰弗里?盖特曼不顾危险,对东非这个被人忽视但在战略上越来越重要的地区的饥荒和冲突进行了生动地报道,荣获国际报道奖。记者大卫?科西恩尼维斯基则凭借一系列文章,穿过复杂的法律丛林,清楚地揭露了美国最富裕公民及公司是如何经常钻法律漏洞、如何避税的,获得释义性报道奖。
网络媒体抢眼
《政客》由《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资深媒体人创办,虽然他们也发行一个日报,但主要的影响力还在网站。记者马特?伍尔科尔获得今年的普利策社论漫画奖,他的漫画新鲜、有趣,并以令人难忘的形式讽刺了席卷华盛顿的党派冲突。
“我以传统的方式工作,笔、水彩颜料,和18世纪中期的漫画家是一样的。”伍尔科尔在电话采访中说。
《赫芬顿邮报》创办于2005年,它凭借资深战地记者戴维?伍德的长篇系列报道《战场之外》获得国内报道奖。伍德对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严重受伤的美国士兵们在身体和情感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用8个月的时间,在网络上发表了10篇纪实文章,然后经过扩充整理,形成一本电子书。这一深度报道作品不仅对受伤士兵,而且对网络新闻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比而言,美国周一至周五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报纸《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和《今日美国》在今年的普利策奖中却一无所获。
海外媒体及新手获奖
美国士兵从伊拉克战场返回后努力适应国内生活,也是克雷格?沃克获特写摄影奖的题材。来自《丹佛邮报》的沃克以一组引人动容的图片,记录了一名伊拉克战争士兵回国后经历的创伤后遗症痛苦,让观众能更好地理解这样一个国家问题。沃克也是2010年度普利策特写摄影奖的获得者。
2011年12月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处拥挤的宗教圣地遭自杀人弹袭击,法新社的马苏德?侯赛尼拍摄了一张女孩在尸体上哭泣的照片,他因此获得突发性新闻摄影奖。美国外的记者获得普利策新闻奖是非常罕见的。
现年只有24岁的萨拉?加宁及《爱国者新闻》的记者勇敢揭露了涉及前足球教练杰里?桑达斯基的性丑闻,从而获得普利策地方新闻报道奖。加宁也因此成为普利策新闻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社论写作奖空缺
此次普利策新闻奖没有评出社论写作奖项。更令人惊讶的是,今年普利策艺术类令人垂涎的小说奖项也是空缺,上一次小说奖的空缺是1977年。评委会并未对奖项空缺理由做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