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鲜明的精美图饰。
每道工序力求完美。
本报记者李小龙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传统手工艺制品。
保安腰刀的式样、煅造技艺、方法以及修饰手段无不反映着保安人所经历的历史背景、思维观念以及文化价值。传统的保安腰刀制作工序多达80道,最少也有40多道。在诸多工序中有两道是至关重要的,即在煅打刀坯时加钢和炼烧以后的蘸水。这正是衡量刀匠技艺的关键程序,也是“保安腰刀”的精髓所在。
保安腰刀先后获得国家民委、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与此同时,出现了许多以保安腰刀为题材编排的反映保安族
生活的歌舞。如《保安腰刀》《腰刀舞》《保安腰刀真干散》《我帮阿爷打腰刀》等。保安腰刀锻造技艺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积石山县甘河滩村的老马家,是一个世代打制保安腰刀的家族,可谓是一个刀匠世家。马自正便是听着叮叮当当的锤声长大的,从能拿起铁锤的那天起,他就跟着父亲学习打制腰刀。随着时光流逝,马自正打刀的技艺慢慢提高,在当地也渐渐小有名气。如今,马自正的公司已真正成为当地保安腰刀加工制作、销售的“龙头”企业。他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当地100户农民从事保安腰刀的加工制作,每年打造腰刀10多万把,收入100多万元。
近几年,积石山县出台政策积极扶持发展保安腰刀产业,鼓励支持保安腰刀刀匠参加全国各类经贸洽谈会,进一步促进了保安腰刀向高层次发展。
如今,保安腰刀已成为展示保安族民族文化最闪亮的名片,在传承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