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讯(记者 仇惠栋)南京又有7处老建筑将挂上特别的“护身符”,南京市建委昨日公布了今年该委拟计划挂牌的7处重要近现代建筑,征求公众意见。根据要求,挂牌保护的建筑禁止拆除,修缮需报相关部门批准。(见下表)
据了解,南京市政府先后公布了5批267处《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名录》,按照规定要对其进行挂牌保护。自从2008年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首块标志牌在颐和路公馆区挂牌以来,南京已有百余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设置了统一的标志牌。
昨日南京市住建委公布的是包含非文保内容的7处老建筑和建筑风貌区。“总统府是文保单位,但我们这个挂牌的建筑风貌区比它范围大,还包括了其他非文保建筑。”一位负责人这样解释道。
在这7处挂牌的建筑及风貌区中,公众比较陌生的则是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大门和江南水泥厂,前者藏在鼓楼医院南扩部分内,是原来血液中心的大门。该大门是三青团中央团部大院的仅存建筑,始建于1935年,属新民族形式,上刻蒋介石亲笔题词“亲爱精诚”。后者则是处在栖霞区的城郊部。
南京住建委公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挂牌保护还要征得产权人的同意,住建委主要负责的是非文保的建筑及风貌区的挂牌,今年南京文物部门还将对100多处文保进行挂牌。
另据了解,第六批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正在报市政府批准,其中包括了52处老建筑和2个近现代建筑风貌片区。
计划挂牌的7处重要近现代建筑
名称
国民党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大门
梅园新村民国时期建筑风貌区
民国时期总统府建筑风貌区
天目路民国时期建筑风貌区
西白菜园民国时期建筑风貌区
宁中里民国时期建筑风貌区
江南水泥厂民国时期建筑风貌区
坐落
中山路291号
梅园新村片区
长江路292号
天目路
文昌巷
厅后街
江南水泥厂内
简介
该大门是三青团中央团部大院的仅存建筑,始建于1935年,属新民族形式。上刻蒋介石亲笔题词“亲爱精诚”。
该风貌区占地面积5.39公顷,是民国时期住宅区。现存33幢民国建筑,多为二层,砖混结构,青砖墙面,多折屋顶。真实地反映了民国时期该地区的市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民国时期总统府占地面积8.54公顷。这里曾是太平天国天王府、清代两江总督府、民国时期总统府所在地。该建筑群内含有大量清代建筑遗构及近代办公楼。现已改为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该风貌区占地面积2.10公顷,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首都计划确定的第一批住宅区,民国时期高级住宅区的代表,现存28幢花园式住宅,建筑类型多样。
该风貌区占地面积0.81公顷,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风貌区内共有15幢大小不同的民国建筑,形式各异,风格统一,反映了民国时期南京典型的中产阶级居住区的风貌。
该风貌区原为汪伪政府中央银行宿舍区,建于1937年,现存房屋12幢,均反映了民国建筑风貌。
始建于1935年,原由陈氏家族等民族资本所创,时为国内规模最大,设备和工艺最先进的水泥厂。抗日战争期间,受聘于董事会并任命为代理厂长的德国人卡尔·昆德、丹麦人辛波及留厂职工护厂,同时救助了成千上万难民免遭日寇屠杀和蹂躏,是南京最大的难民营。现遗存的昆德旧居及职员宿舍,颇能反映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