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医药馆”白天效果图 |
 |
流淌着水、浓墨、淡墨的三条软管穿插在玻璃幕墙中,生动气韵展露无遗 |
座落于上海世博会Abilia的“医药馆”,是一个半透明的建筑,在水墨的渲染中虚实交错,构成一个多维空间。白天,光线穿透装置墙壁,投进室内,有利采光,其不规则的漫射,同时又能产生光影淋漓的效果。夜幕之下,装置晶莹剔透,与现代建筑相互辉映
现代主流建筑,一直为以西方式追求建筑体量和象征性为依归,而相比具深厚文化底蕴的古老大国,究竟中国建筑师和设计师需要摸索一条怎样的建筑之路?是对西方风格的亦步亦趋,还是尝试从观照一己文化传统,开僻截然不同的路径?HSD水平线空间设计的首席创意总监琚宾显然是后者,至少在这个世博会的项目上。
这个以“水墨”为概念主题的建筑物,外观看来如此千线万缕,管道间相互纠结,明显是琚宾在商业创作以外的一种新探索,也是他至今在世博会的第一件作品。有别于以往的商业项目,设计师更多的是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去触碰这座建筑,“整个建筑就是我们的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作品。”这座建筑物作为医药馆,座落于世博会育乐湾(Abilia)内。育乐湾是一个很特殊的区域,是专为世博会打造的儿童未来城市职业体验乐园。乐园内共设计了20余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职业体验场馆,从室内装饰到使用器具,从体验道具到工作制服,都与真实生活中的职业场所相似,无疑是一种让少年儿童在营造逼真的氛围内寓教育于娱乐的体验场。
然而这医药馆看来又如此独树一格。据设计师介绍,医药馆的内部规划和展览应该是统一布展安排,只是要求他们设计一个未来的、中国的建筑,“其他没有要求”。世博会本身就很有前瞻性,对于什么是中国的、未来的建筑形式,恐怕从现有的角度去定义都是片面的。因此设计师想从对于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来表达未来状态有无数的可能性。不确定性,也许就是阐释未来、建筑本身的“最恰当”理解。
设计师在回归自己的传统文本内寻找灵感。水墨画,无形的气韵生动,叫设计师心生一计。
“医药馆的特性让我们想起了生命及生命的起源。水,生命之源;墨,文化之源。未来的中国建筑会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我们只是从我们的生命和文化的源头,找到一些灵感,通过装置艺术品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赋予实际的功能。”
水墨之形,寓意着自由、智慧,以无序状态规划于整个现代玻璃盒内,在墨色的渲染中虚实交错中,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多维空间。这是一个半透明的建筑,白天,光线穿透装置墙壁,投进室内,有利采光,其不规则的漫射,同时又能产生光影淋漓的效果。夜幕之下,装置晶莹剔透,与现代建筑相互辉映。室内梦境飘忽般的感觉与室外各色匆匆人群现实举动产生一种反差,这种反差性将带给人们神经上的触动。区别一般触觉的互动,这里的互动可以理解为“更深次的”互动。以水墨流湍于玻璃盒子内,“这种构思目前还没有见过。关注我们的人经常会在我们的设计作品里面发现很有意思的东西。”设计师认为,这座建筑集简单、实用、互动性、情趣性为一体。
毫无疑问,亮点来自水墨,而挑战同时也是水墨。设计师指技术上的挑战在于墨、水通过管子时,分布序列与交替循环的技术问题。
这种构思带有实验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设计师需要在施工中指导墨管的缠线穿插,以形成墨晕流淌的效果。初步设想有3条PVC透明软管,每条直径15亳米,一条通水、一条通浓墨,一条通淡墨。驱动力来自水泵,让管内的液体循环流动,在一段时间中三个源头水、淡墨、浓墨互换管子流动,这样视觉上更富动感。不得不注意的是,墨管的穿插达6米多高,PVC软管竖立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设计师认为需要有无数的细线从顶部垂下来,以固定管子的分布点。还有玻璃的幕墙的厚度和整个结构,需要进一步由专业结构公司来确定。
而对于这一建筑在世博会展出过后,将会有什么后续的处理?琚宾指出,后续处理在设计之初就已经定下来。若是临时性,设计师和业主在设计之初就应该考虑以后做什么用,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计划详细的话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浪费和污染。他确定,世博会展出过后,该水墨装置会移到其他地方继续使用,我们且拭目以待,希望日后有机会在城市重遇这个亮点。
毕业于中央美院,高级建筑室内设计师,HSD水平线空间设计|北京|深圳|首席创意总监,先后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做主题演讲。2009年中国室内设计师年度封面人物,2009年中国室内设计20周年杰出青年设计师, 2008年度中国最强室内设计企业,2008年度中国最佳酒店设计企业十强。2007年大芬美术馆,荣获由美国《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联合颁发的最佳公共建筑奖。作品富邦国际酒店、三亚凤凰岛、深圳大芬美术馆、三亚香水湾一号、深圳LIPS酒吧、北京有憬阁餐厅、深圳大梅沙京基喜来登度假酒店-陈氏会所、伊太利屋旗舰店等,曾广泛发表于《MARK》、《BLUEPRINT》、《a+u》、《美国室内设计》等国内外各类专业及公众媒体。曾出版个人作品集《观空间》和《非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