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田呢)春节期间,中国美术馆推出的“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得到了学界和公众的一致好评,也引发了社会对艺术品保存修复的强烈关注。4月11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卷轴绘画保存修复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召开。作为该特展的重要学术延伸,研讨会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邓拓捐赠作品保存修复项目修复专家冯鹏生教授,日本卷轴绘画保存修复专家半田正博教授等2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主题演讲并展开深入探讨。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画院等全国多家专业机构及相关学术机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共同对我国绘画保护与修复工作献计献策,势必对提升我国绘画、保存与修复的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范迪安馆长在馆内修复室与修复专家探讨
古代美术作品的保存与修复,收获的是历史与未来。此次研讨会围绕卷轴绘画保存修复这一主题,从中国卷轴绘画的保存修复现状、中国美术馆馆藏邓拓捐赠作品的保存修复项目完成情况,国外卷轴绘画保存修复状况与经验等内容展开讨论。与会专家们结合各自工作,相继发表观点、新见迭出,他们或借回溯历史来介绍前人的相关经验,或以某件作品的保存修复为个案阐述具体的工艺技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价值。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指出,卷轴绘画所承载的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同时也有作为物质文化形态的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包括美术馆界在内的中国博物馆界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卷轴绘画以及其他类型的传统艺术遗产的保护与修复的呼声日渐高涨,自觉地对艺术类文化遗产精心保护,使之真正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益,为学术交流和学术再研究提供支持有着重要意义。中国美术馆愿意借此次研讨会推动该馆修复保护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推动美术馆界的卷轴绘画保存修复工作。

冯鹏生先生正在全色中
卷轴绘画保存修复是一个系统的艺术与科学工程,它不仅需要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拓展,也需要现代科技手段的植入与应用,更需要艺术品保存修复机构与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邓拓捐赠作品保存修复项目是中国美术馆近年来的重点业务工程,也是筹建中的国家艺术藏品保存修复中心的开篇之作。为此中国美术馆根据邓拓捐赠作品的学术特点和保存状态,通过深入的学术调研、作品分析与数据整理等针对性研究工作,制定了邓拓捐赠作品的专项保存修复方案。该馆艺术品修复保存中心组成多个专家组,分担了不同类型的保存与修复内容。在“现状保存”与“现状修复”的学术理念框架下,整理与挖掘中国古代卷轴绘画保存修复的宝贵经验与技术特长,同时参考并借鉴了国际间相关研究成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该项目的圆满完成为艺术品保存修复中心全面考察馆藏卷轴及其他形式的中国书画作品,建立系统保存修复程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美术馆尽快实现保存修复与保存科学的有机链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中国美术馆将在原“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的基础上甄选部分珍品,集中在该馆五层展厅展示,并将展期延长至5月14日。这也形成中国美术馆专题固定陈列的开端,以使广大公众能够有机会分期、分批欣赏到重要的国家美术宝藏,切实发挥美术馆的作用,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黄慎 苏武牧羊图修复前后

沈周 拟赵松雪万木奇峰图 修复前后
(本文来源:光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