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也能找县长办事,老实想不到……”,敦操乡农民柏光云说。2009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旱灾,长顺县代化镇、敦操乡部分群众由于饮水困难,想集中找县长反映,但是“找县长,又认不倒县长,不得门路,还要花车费”,让柏光云等群众犯了愁,在乡镇干部引导下,反映到政府门户网站县长信箱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2009年9月,总投资1180万元的龙井水库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及时启动实施,当年11月就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当地2600户1.3万名群众的饮水困难。这是长顺县运用“网络互动平台”破解信访难题,帮助群众办实事的一次生动实践。
面对新时期信访工作多元化、复杂化、信息化的特点,该县大胆探索通过“网络听政”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路子,社会反响强烈。2011年8月,省信访局副局长徐嘉友在该县调研时说:长顺通过网络加强信访工作的做法很有创新,值得总结推广。
从“推、绕、躲”到沟通零距离 搭建“政民”互动平台
围绕信访工作中常见的“推、绕、躲”等难点,以维护群众利益为切入点,建立“政-民”互动通道。一是组建政府信息中心,投入150万元升级改版政府门户平台,配备县乡联络员,建立“网络信访人→网络中心→相关部门→限时答复”的“在线接访”机制,让政府对群众诉求“推不掉”。二是公开县长、部门和乡镇“一把手”手机号码,开设县长电子信箱,让政府对群众诉求“绕不开”。三是在政府门户网“在线投诉”、“网上调查”专栏,并在百度贴吧设立公开监督贴吧,定期汇总投诉信息,让政府对群众诉求“躲不过”。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群众信访、投诉、监督“三位一体”的“政-民”互动通道,打破以往群众“挨家挨户上访,没有一家接访”的困局,变“群众四处走访”为“网络集中接访”,有效提高了群众信访效率、降低了信访成本。2011年上半年,全县共受理信访79件,同比下降17.7%,其中通过网络信访有40件,占总数的50.6%,同比增长23.3%。
从“找县长”到上网找县长 变“上访”为“上网”
2009年9月,陈治松县长带头在长顺吧公开留言“民众声音是上帝声音,欢迎为长顺发展提建议和意见——陈治松”,随即点击数多高达10.6万条,收集到意见和建议770条,为政府听民声、查民情、解民难,听到群众的心里话提供了快速通道。同时,通过“县长信箱”、“手机短信”、“民意征集栏”、“长顺论坛”等渠道,广泛收集了干部群众对社会民生、重大决策、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决策和贯彻执行奠定了舆论基础。2010年7月,县城和平社区东门一带群众通过“民意征集栏”和手机短信渠道反映“东门道路年久失修,群众出行难,有损城镇形象,建议纳入城镇建设规划……”,两周后,老东门道路改造规划出台,两个月后动工实施。东门的周智秀说:见倒县长管火,上网见倒同样管火。
坚持公开的力量 让权力在“网络舆论”中保持敬畏感
公开是一切权力的防腐剂,将权力放在“阳光”下运行。一是“网络听证”重大决策听取“民意”。建立重大项目决策、重大项目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机制,邀请网民参与全县重大事项的决策。二是重大部署听取干部“声音”。在党政网站、电子政务系统开展“共谋致富、共话发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广开言路,凝聚共识。三是让权力在“网络舆论”中受到有效约束。把“行政审批、收费标准、办理时限”等全部列入政务公开范围,建立网上限时办结机制,让群众监督政府的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便捷,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密切了干群关系。2011年5月,群众在线投诉广顺镇客车站个别车主乱收费行为,县信息中心立即启动网上投诉限时督办机制,责成相关部门在8小时内查清了实事,果断处置了相关责任人,并公布处理情况,让每一个干部都在“网络舆论”中保持对权力的敬畏感,在群众和政府之间架起了一条实实在在的“民心桥”。
信访要为人民服务 就是要为人民“利益”服务
牢固树立“干部不好过,群众才好过”的群众新理念,借鉴先进地区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大胆实施乡镇政府排位制考核和部门、乡镇个性化目标考核机制,形成了加快发展的“指挥捧”,跨越赶超的“发动机”,干事创业的“强心剂”。专门出台了《信访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明确各单位办理答复接待不少于总数的98%,群众满意度测评不低于95%等具体指标,确保取得实效。2011年上半年,网络信访40件,平均单件办理时间为4.3天,同比提高了46%,单件办理成本同比降低50%以上;在今年的“大运会”、“民运会”及每年“两会”期间实现了“零上访”。信访案件三年持续下降,2010年度安全感测评,群众满意度99.5%,位列全省第11名,全州第3名。
长顺县“网络听政”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做法,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县上下人心思进、社会安定、干群和谐,凝聚和培育了“强化机遇、务实拼搏、突破常规、勇于跨越”新时期长顺精神,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十一五”期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7.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6.5亿元,比2005年翻了一番;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0.7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53亿元。今年1-9月,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5.16亿元,同比增长20.40%;规模工业产值预计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7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3.32亿元,同比增长106%;财政总收入完成1.74亿元,同比增长41.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46%;引资到位资金23.7亿元,同比增长420.1%;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实现大幅增长。信访工作的新突破,有力地促进了长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