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家古寨换新颜
——平塘新塘乡新营村见闻
平塘县新塘乡新营村由两个苗族自然村寨组成,一个叫上摆,另一个叫下摆。
日前,记者来到上摆组,在寨子入口处看到,几个木工正在新建的民族广场忙着修建具有苗族特色的游廊,整个工程很快就要完工了。进到寨子后,记者看到,篮球场已经建好,几个小孩在场子里正玩得起劲。走过篮球场,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几幢新修建的苗族木结构双层楼房,还有几个村民正在另一处忙着修建新房。
村党支部书记王国区介绍,新营村的苗族保存了“苗族咕噜跳月舞”,它是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同胞特有的文化遗产,修建民族广场就是要把这份独特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寨子里的房屋大多数是土木结构和石木结构,质量差,有的住房破旧不堪,严重的已经老化,倾斜,成了危房,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全寨子62户人家还有16户住的是茅草房,最小的房屋面积只有40平方米。”王国区说。
在村民王国顺新修建的家里,他告诉记者:“我家父辈就一直住在这里,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从来没有维修过,房屋已经是七歪八倒不成样子。老房子只有60多平方米,住了8口人,还要养耕牛、马和猪,房子住不下,就在猪圈旁边铺张床睡觉,老年人和年青人在‘天楼’睡觉。”——在房屋里的半空中搭木板当床,寨子里的人把这叫“天楼”。
去年初,新唐乡开始在人口比较集中、条件较差的苗族自然村寨实施危旧房屋改造。王国顺家去年3月份开始在旧房基础上进行改造,把过去60平方米的房屋扩建成了现在的110平方米房屋,并在屋后建了牲畜圈。记者到屋后看了一下,圈里养有3头牛,1匹马和7头猪。“建新房时,我自己出了2万元,政府补贴了2万多元。”王国顺说。
“去年第一批危旧房改已经完成了8户,今年9月又改造和新建了12户。县政府计划在3到5年里,完成上摆组62户危旧房的改造。乡政府还积极为农民开辟增收渠道,支持和鼓励上摆组村民发展养殖业和打造苗族风情旅游产业。”王国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