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丹顶鹤 > 正文
 
近80年未回老家 9旬抗战老兵魂牵梦萦毕节
来源:金黔在线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15:28:04     
 

        

昨天是“九一八”,日本侵华战争爆发80周年的日子。在安徽宣城,却有一位身经百战的9旬抗日老兵,遥望着家乡的方向,老泪纵横。“我的老家在贵州毕节,我想回趟家。”他说。为此,本报联合安徽《市场星报》共同帮助老人完成回家的愿望。老人说,自己是快入土的人了,唯一的愿望是能再听一听浓厚的乡音。

  14岁当兵,只为吃饭

  老人叫赵海臣,今年94岁。住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塔影社区。老人身材瘦高,虽步履稍缓,但思维清晰,表情刚毅,眉宇间有一种军人特有的气质。提及老人的家乡,老人眼噙泪花,哽咽地述说着他的身世。

  老人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当时为毕节县),在他年幼的时候,父母先后亡故,所以没上过学堂,流落街头巷尾,靠乞讨度日。

  “记得已经两天乞讨没着落,饥饿难忍,我来到离城不远一乡村乞讨。”赵海臣老人说,他看见村中一群人在议论着什么,于是凑上去一看,原来是国民革命军第26师在这里招兵,于是他大着胆子上前,向一位当兵的要饭吃。当兵的对他说,“来当兵吧,有你吃的。”

  就这样,赵海臣当兵了,那年,他14岁。

  训练营里,学会做人

  当兵不久,在训练营里,赵海臣多次挨皮鞭抽打。训练营里每天吃二餐,分早晚餐,早餐一碗稀饭另加一个山芋,晚餐一碗米饭。

  一天吃早餐时,赵海臣吃完了分配给自己的一份后,觉得不饱,见一个士兵的山芋刚吃了一半,赵海臣乘他不备,抢过来就吃,结果让执勤班长发现,被狠狠地抽打一皮鞭,并警示他不许哄抢他人物品。

  训练营里,士兵会定期去河塘里洗澡,相互擦背去污,这是常规。别人为赵海臣擦后,他便爬上河塘边,也就没有为别人擦,这让执勤班长见后,又挨了一皮鞭,提示当兵的要互助、友爱;搭建营房,每个士兵分配扛20根木料,赵海臣的任务完成后,坐在一旁休息,看见一同年兵扛着木料不慎跌倒,赵海臣没有上前扶起他,而在一旁观笑,被执勤班长发现后,再次挨了一皮鞭,提示他当兵的要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现在回想起来,虽然提示的方式简单、粗暴,但每挨一皮鞭时,都是种含义。”赵海臣老人说,在训练营,对于衣着不整洁,不按时休息、起床,不学习,不理发,不剪指甲,不洗脸都要挨皮鞭,但在这里,大家都接受了文化知识、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系统教育。

  抗击日军,身经百战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大肆入侵我国,全国发起抗战。赵海臣所在的部队也奔赴抗战前线,决心血洒疆场,为同胞报仇,扬中国军威。

  赵海臣老人说,他们和鬼子的第一战,是上海的淞沪会战、昆山阻击战,与日军展开殊死拼杀,子弹打完就用刺刀拼,刺刀拼断就抽出背后大刀砍。

  但终因寡不敌众,部队被打散,赵海臣接受了国民革命军的整编,转战江苏、浙江、江西,最后来到安徽宣城。在宣城的新河庄、稻堆山、九连山、敬亭山、巷口桥、饭蒸山、水东稽头岭等地,与日军进行长期“拉锯战”,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战斗中,赵海臣身负重伤,仍没有下战场。他的右眼及左大腿受枪伤,至今还残留着弹片。

  队伍里的军旗手和司号手,是日军主要射击的目标。赵海臣便是司号手,一边战斗,一边听从战斗指挥员命令吹冲锋号。在宣城巷口桥附近的饭蒸山和新河庄的稻堆山战斗中,赵海臣经历了一次异常惨烈的战斗,当时他中弹负伤,醒来后看到阵地上活着的兵员所剩无几,三营邵玉璋营长身中数枪,生命奄奄一息,仍坚守阵地,邵营长宁死不做俘虏,后饮弹壮烈牺牲,时年才二十几岁。

  “新河庄战役”三营官兵共阵亡300余名,当时有人撰联:“噫!成功成仁兮,诸君虽死精神在;干!吾侪继志兮,杀尽倭寇慰中魂!”

  留在宣城,家境清贫

  宣城稻堆山一战,赵海臣在与日军激战中,他开枪打死了两个鬼子,又用大刀砍死了一个鬼子,后来大腿受伤,被连长背下战场。由于当时的国军医疗水平有限,赵海臣在宣城的天主教堂被西班牙神父医治好后,留在宣城国民革命军华东军区征兵司令部担任司号员,一直到宣城解放,赵海臣所在部队的司令官要去台湾,赵海臣走到宣城双桥的地方,行军中他脱下军装,离开了队伍,决定返回来,因为当时他结婚了,有了老婆孩子,从此他便留在了宣城,过起平民百姓的生活。

  赵海臣生育了六个儿女(4男2女),由于他曾入国民党军队,在“三反五反”、“四清”、“文革”等运动中,他多次受到批斗、打击,六个子女也不免受到牵连。赵海臣唯有靠拉板车收入来度日,带着妻子儿女们苟且偷生,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平反。

  而今,赵海臣老人已经93岁高龄,老伴已逝去,他一人居住,生活只能靠儿女们照顾。但在几年前,儿女们全部下岗、失业,他的生活更加窘困。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地方政府发放的低保。

  渴望回家,听听乡音

  “对我来说,人生所剩时间已不多了,我就想回老家看看,再听一听乡音。”赵海臣老人说,自当兵以后,阔别家乡近80年,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回家看看。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我们深深理解老人的思乡心情,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老人辗转流离在抗战的前沿,80年,整整80年,没有闻到过故土的气息。

  诗人余光中在《乡愁》里说,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现在,赵海臣老人需要的,就是这样一张归乡的车票,谁能帮助老人完成积攒了一辈子的心愿?敬请拨打热线电话:0851-96677。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