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人民网·天津视窗9月19日电:本以为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网络淘到称心如意的房子,可没想到多数网络好房源要么就“刚刚卖掉”、要么就“房东临时涨价”,本来为图方便的购房者被这类虚假房源弄得劳心又伤神。业内人士指出,虚假网络房源已影响到行业信誉。
现象:虚假房源横行网络
“投资自住都适合,低于市场价5万”、“超低价两居,轰动市场”,在网络上,这些诱惑人的字眼儿不断出现,而消费者也总能搜到源源不断的房源以及各种“优惠”。那么,这些信息的背后,到底多少是真的?
在搜房网二手房交易区中,记者看到了一套天津开发区新开楼盘的房屋租赁信息,信息内标注“房主急租精装新房,1200元每月”,记者致电中介人员时却被告知这套房屋已经租出去了,如果记者需要还有一套同等房源1800元出租,当记者质询为什么十分钟前更新的房源怎么这么快就出租出去时,中介人员则表示是因为网络更新失误所致。
随后记者又拨打几个网络发布的二手房房源咨询电话,发现房屋要么是已经出手,要么就是房东临时加价,没有一套能让记者实现现场看房的意愿,此外,记者还发现部分房屋的实际情况和网上发布相差甚远,明明是阴面却被标成阳面,毛坯房却标成中等装修,“水分”比比皆是,有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发布的6套房源,竟然是同一张效果图。
假房源泛滥令消费者头痛不已,记者随机采访发现,有不少消费者被虚假房源“忽悠”过,一些消费者表示,虽然这种方式可以成为吸引人气的方式,但是长期下去会让消费者对网络房源失去信任。
实情:八成房源有“水分”
“网络上有30%-40%的房源根本不存在,是从业人员自己杜撰的,另外有30%-40%是房屋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也就是说虚假房源最高可以占到网络房源的8成左右。”一家房产经纪公司负责人宋先生告诉记者,网络房源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各大门户网站的房源,另一方面是各大经纪公司的网站,而各大门户网站的房源基本是由中介从业人员来发布,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规范,因此也成为虚假网络房源的“重灾区”。
“网络房源鱼龙混杂已经影响到整个中介行业的业务开展。”宋先生向记者表示,为了改善消费者网络找房体验,业内一些房产经纪公司及房产类网站,已自觉发起系列网络行动以解决消费者网络找房难问题。例如他所在的公司就在天津启动了“真房源行动”,承诺其官网房源全部真实,假一赔百,核心内涵就是解决购房人在网络上的找房难问题。
破题:设立先行赔付基金
市消协副秘书长王嘉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网络虚假房源确实是房产中介行业的一颗“毒瘤”,据介绍,为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市消协正在和大中型房产经纪企业共同努力,净化中介市场。目前已有房产中介企业在消协设立先行赔付金账户,并约定“如有虚假,假一罚百”。(记者 于浩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