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鲍鱼扣鹅掌。
干爽整洁的厨房。
不怕人参观厨房,更能显出餐厅的自信。
翁生亲自下厨做靓菜。
不少餐饮品牌关注“厨房优化”。
黑酱油膏焗大虾
黑胡椒炒蟹
干净的厨房用品让人吃得安心。
“厨房重地,闲人勿进”,不少餐厅厨房门口都有这几个字,却越发激起人们的好奇心,不少经过的人都会往里头瞟两眼,要是入目的是脏乱、无序的情景,那么下次再来的欲望就全打消了。时下,有那么一批餐厅,一反藏着掖着的惯例,打开厨房,任君参观,这更能显出一个餐厅的自信、底气。
文/记者曾繁莹 实习生孙凌宇
图/记者王维宣、庄小龙
广州餐饮迈向“厨房优化”
当把脑袋伸进食肆厨房的时候,见到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空间、一群忙碌严谨的师傅、甚至还有一个表情严肃、四处巡查的卫生管理员。这一美好的画面如今不是在所有的餐厅都能看得见。
2005年,国家出台了全国首个《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下称《规范》),时至今天,包括广州在内的各地大量食肆,仍难以遵守。
比如《规范》里简单的一条:现榨果蔬汁及水果拼盘制作的设备、用具不能混用,每餐次使用前都须消毒。在海珠区新港西路附近一家菜馆中,记者路过厨房时就曾看到厨师用刀切了几个番茄做拼盘,简单一抹后又用同一把刀切肉。《规范》还规定,加工经营场所内不得圈养、宰杀活的禽畜类动物。在白云区,记者多次见到现场宰杀田鸡、鸡、鸟等的食肆,以示“新鲜”。
“又不是大酒店,哪管那么多规矩!”这是不少中小型餐饮业人士的观点。大排档的老板和厨师们更理直气壮:“大排档吃的就是一个自由,一个随意,那么多条条框框,还算大排档吗?”
资深餐饮业人士杨生说,近两年来,广州餐饮行业用工成本大增,厨师成本少不了,很多食肆就在清洁工、服务员等方面压缩成本。“不管菜系,统统缺人。”加上原本餐饮行业的厨房情况就有“小餐馆脏,中餐馆乱”的特征,导致食肆厨房卫生情况越来越不容乐观。“其实一个专业的厨房应该是保证干净、细分,并且有一套好的规范和流程,让菜式出品既快捷又卫生。”杨生认为,时下,不少餐饮品牌都开始关注“厨房”问题,并着力缩短优化的过程,增加优化的投入。“君不见,越来越多的餐馆、酒店将厨房用透明玻璃隔开,不得随便进入,但可随便参观!”
重金建厨房 自信秀“战场”
香港业内人士无不晓得,富豪酒家阿翁的鲍鱼顶呱呱!老板翁生既是揸fit人,又是厨房第一人。他家的鲍鱼无一不经过精挑细选,加上曾在厨房等基层打磨多年,翁生的厨艺和烹饪理论知识在业内首屈一指,风传只要他一出场,像蔡先生等食家都要三缄其口。
如今,珠三角人有食福了,不必赴港,开车上广清高速过沙贝直行,到了九江大桥后第一个出口下来,就是翁生在广东开出的第一家“阿翁鲍鱼”。
初到餐厅,翁生带我们参观的不是大堂或房间,第一站却是厨房!可见在他看来,厨房是最重要也是最自信之地,可以大方面向外人。整个厨房投资达三四百万,几乎占据全餐厅投资的大半部分,所用设备都与香港接轨。比如内地多数餐厅用木柜,他家用的是不锈钢柜;别人随意将刺身放在冰箱之中,他家却从日本入货一台6万多元的刺身档生柜,用零下50℃keep住新鲜刺身。
分区设置以及人性化布局是其厨房的两大核心。在出餐口的最近一档是铁板烧,“铁板烧贵在趁热吃,靠近出餐口能保证刚出炉的菜在最短时间内送上客人饭桌。”与铁板烧打对眼的高级菜式出品部,同时也是翁生的个人厨房,所有最贵的设备均集中于此。记者观察到,处理和清洗燕窝有专用的水池,其上还贴着“禁用洗洁精和漂白水”;煮燕窝有专门的蒸馏水;炒花胶有专用镬等。
阿翁鲍鱼扣鹅掌(880元/位起):干货鲍鱼浸泡需要12个小时,洗净以后与走油过的肋排和老鸡一起用砂煲煲,汤底用的是鸡汤;炉子另一头煲滚着的鸡汤用于添加入砂煲中,让鲍鱼一直保持菊花滚。如此煲足20个钟头,直到牙签插入鲍鱼中感觉“软身”为止。
生拆膏蟹炒花胶条(650元/位起):现场欣赏翁生炒花胶,砂锅热了以后下花胶,顺时针慢炒,随着胶浓的花胶香袭来,花胶的颜色慢慢由黄变白,此时才加入蛋白和蟹肉炒。
科学设计 区域分明
前不久开张的万达广场的“江山享味”也是现代厨房的新样板,无论你是在其闲时或忙时造访,看到的厨房环境都并无大异。地板上无垃圾或一大片湿漉漉的脏水,器皿规矩地摆放。
格局清晰,分工明确,这是他们的厨房给人的印象。厨房入口的右手边是粗加工区,分有两个区域,一个是海鲜粗加工处理区,另一个是果蔬处理区,每处都有专用的存放工具与专人。经过粗加工处理的食物送入主厨房中经过“砧板”功能区,尔后进入属于他们的归处。
站在主厨房门口一眼望去,靠近门口的一整列是砧板区,往里一层是烹饪链。从左到右分别是煲汤和镬线。镬线上细致分为第一镬、炒镬、炒锅、海南菜、川菜等区域。记者观察到,每一个岗位上都贴有关于此处“掌勺人”的信息。比如第一镬,这个3平方米都不到的小“工作室”就是欧国清师傅的一片天地。岗位上贴着师傅的个人信息及工作内容,如中厨主管头镬,负责高档菜、宴席热荤和名贵小炒等。
野生笋壳鱼:可在餐厅的海鲜池中见到它的身影,有些在水底一动不动,估计是从马来西亚沙巴远道而来不习惯他乡生活吧。
新加坡黑胡椒炒蟹:斯里兰卡的大肉蟹,配以自制新加坡黑胡椒酱同焗,香辣可口为主。
吉隆坡黑酱油膏焗大虾:这黑乎乎的一片不是烧坏了,而是浓郁的自制黑酱油膏。黑酱油膏是用黄豆和水自然发酵后打成蓉,熬制七八个钟头而成。
同场加映:
广州还有不少餐厅拥有较优质的厨房。记者在此收集了一些,供读者参考。
佰福园
随意拿起一个盘子,无水渍和油渍。有盖的垃圾桶杜绝杂味外泄;弃用其他餐厅常用的纸皮箱,改用可密封的塑胶盒,环保而卫生;在他们厨房会看到很多不同颜色的布,这是因为不同的布承担不同的功能作用;地拖不随意安放,而是整齐挂起。
炳胜
记者在厨房留意到干净无瑕的地板,甚至亮得发光;没有多余的水渍残留,走过时亦不闻异味,给人一种明朗光亮感。
山东老家
不久前,广东省餐饮行业协会及其携手共同举办“关心食品安全,走进餐饮企业”的体验活动,在网上选出5名市民,同组织者一同进入向来“闲人免进”的厨房和库房重地,一览平日难以接触的后厨地面、灶台、冰箱以及下水道,切实地了解自己所啖之物从出产到成形的来龙去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