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体育新闻》主持人朱晓琳(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郭晶)广州亚运会落下帷幕,赛场上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还在脑海回荡。此次中国代表团共获得了199枚金牌,刘翔以其中一枚金牌再次证明了自己,有人以“王者归来”形容他此次的赛场佳绩。而在央视体育女主持人朱晓琳的眼中,刘翔走过了不平凡的八年,“他褪去了青涩,在万众瞩目之下经历了人生的高高低低。”
朱晓琳在博客中写道,说田径,刘翔是绝对无法绕过的话题。很多人都很喜欢刘翔。作为世界级的体育明星,刘翔被人喜欢似乎都不需要理由了。回首过往对刘翔的采访,她不禁感言,“8年了,他褪去了青涩,在万众瞩目之下经历了人生的高高低低。看了这次比赛后的采访,我心里挺踏实的,那份坚定冷静和执着,我知道他已经超越了人生新的记录。田径11金,有史冬鹏不懈的努力,也有刘翔和劳义们蛰伏而起的功劳。”
以下是博客原文:
第一次对刘翔有印象,是2002年。那年,刘翔出现在央视体育频道的《五环夜话》节目,其时他刚刚将尘封了24年之久的世界青年记录提高了0.12秒。那时候他还不满20岁,表情里有点小得意,但更多时候他用谦虚和憧憬掩盖着。
现在想来,他肯定憋着劲往更高的台阶上冲呢,只是那会儿包括我在内的人们,对这样的未来想都不敢想。短距离径赛项目,亚洲人的人种劣势,这已经成了一种不可逾越的思维障碍。
这个障碍如此顽固,所以当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时,刘翔才会面对镜头喜极而泣地说出亚洲人也能成为奥运会冠军——他跨越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的跨栏,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固定意识,这个栏有多难跨,只有甘苦自知的刘翔和史冬鹏们自己心里明白。
不过,那一年,我和很多人一样,更喜欢的是刘翔胜利后张扬的庆祝动作,身披国旗利索地跃上领奖台,然后高高地举起双臂,颇有明星范儿的做派在以往的中国运动员中是不太多见的。和当年录制节目时的矜持不同,已经站在世界之巅的刘翔不需要再遮掩自己的得意了,这一刻,十几亿人为他开心为他骄傲。
此一时彼一时。四年前我们有多开心,四年后我们就有多难过。
奥运会,刘翔撕下号码牌转身消失在鸟巢中的背影,北京的骄阳下,大家惊呆得回不过神来。没有人能真的体会刘翔的心情,甚至是在记者会上痛哭失声的孙海平教练。赢得比赛是运动员的本能,扛着十几亿人的期待转身,这需要巨大的勇气,去忘掉过去,去面向未来,去重新踏上征程。
如果说之前,刘翔还是一个明星运动员的话,此后他开始向着一个伟大运动员的目标踯躅前行。他一点点躲开人们的视线,手术、养伤、恢复训练。再看到他时,他脸上有了些拘谨。说话总是留着半句似的。外界不少声音说他再难登巅峰,他也不多说不辩解。
到2009年,跑出个13秒15的成绩,关注又回来了,他还是那样默默地不多说。到如今2010广州亚运会,13秒09,主场的观众都沸腾了,刘翔也终于露出了笑。可他还是很冷静,他说什么时候他再夺得世界冠军,再把罗伯斯手里的记录拿回来,才是真正完全的恢复。
上一篇博客写了刘翔和史冬鹏“被关注”的不同,这次很欣喜,刘翔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则是他对史冬鹏的祝贺。
在自己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时,他把祝贺给了自己在国内唯一的对手。站在刘翔身边,史冬鹏显得很是坦然,因为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身边的世界冠军很真诚地祝贺他,没什么遗憾了。
这才是我们所喜欢的刘翔。8年了,他褪去了青涩,在万众瞩目之下经历了人生的高高低低。看了这次比赛后的采访,我心里挺踏实的,那份坚定冷静和执着,我知道他已经超越了人生新的记录。田径11金,有史冬鹏不懈的努力,也有刘翔和劳义们蛰伏而起的功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