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坛快讯 > 正文
 
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回应质疑:读者不问 问者不读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16:03:30     
 

        

本报记者 师文静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公布后,最受争议的作品是张炜的《你在高原》。这部作品引起了一系列关于“纯文学”创作的讨论。处在争论的漩涡,一贯低调谦和的张炜有意拉开了与“关注焦点”的距离。日前,张炜接受采访,首次正面回应《你在高原》的争议,并畅谈了自己处于知天命之年的创作心境。

  谈茅奖 荣誉恰当放下才好

  记者:《你在高原》获茅奖,怎么看这个荣誉?

  张炜:作为一个写作者,在漫长的文学创作道路上有点像一个人迎着北风赶路,有时候难免会感到疲惫、寒冷、沮丧,有时候也会兴致勃勃,有一种行走的快感。在这个时候给他一杯滚烫的酒,可能会把他身上的疲惫驱走一些,给他带来一点温暖。不过,即使没有这杯酒,他还是要赶路的,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他一定要奔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是喝酒也不要喝醉,喝醉了就走不了远路。一个写作者对待荣誉,对待来自他人的宝贵鼓励,就像赶路人对待这杯酒一样。

  记者:您在一部小说中曾表达过,“获奖是人类制造的‘屑末’,只要是屑末,就永远别想掷地有声,风一吹就了无痕迹了”,是这个意思吗?

  张炜:来自各方面的真诚鼓励是十分宝贵的,但不要总是把它捧在手里,这样就腾不出手去做事了。

  任何荣誉和赞赏对于艰苦的文学劳动者来说,都要恰当地放下才好。既要感谢来自他人的鼓励,又要把一切交给时间。一些奢望、误解都会被时间压缩掉,最后每个人应该在什么位置上,就会回到什么位置上。所以有很多名噪一时的文学家、艺术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暗淡无光了,这就是“各归其位”了。一个写作者对时间要有敬畏感,有自信心,不可以存有任何侥幸心理,只需老老实实地工作下去。

  谈创作 纯文学作家50岁后才能出成就

  记者:有人说《你在高原》是一部“行走之书”,怎样理解“行走”?

  张炜:说它是“行走之书”起码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书里写了很多的人,有流浪汉、打工者、知识分子、老翁和少年等形形色色的人,什么职业的都有。有学术泰斗的走,有一般平民的走,有痴子的走,乞丐的走,流浪艺术家的走……各种各样的人都写到了。这是现实层面的。

  还有,就是作者的写作状态。作者也在不停地走,不停地跋涉。我去了国内外好多地方,南与北,东与西,尽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观察、比对、思考,把视野放大。特别是在山东半岛地区的山地平原,更是细细地走。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阅读、记录和写作。我的写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行走中完成的。

  记者:22年的文学马拉松,遇到的最大挫折和挑战是什么?

  张炜:最大的挑战,还是怎样拿出足够的勇气和耐力去迎接一场大劳动。在这场空前的劳动面前,要解决许多生活中具体的、琐碎的问题,因为它们会把作者从文字的世界里拽出来。怎么抵御这个强大的现实拽力,坚持生活在个人的世界、虚构的世界里,这很难。这些问题每天都很具体,需要你去抵抗。这个抵抗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强大的拒绝力量,就会从那个世界里走出来,这样创作也就失败了。

  记者:每一个作家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吗?

  张炜:每个作家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和考验。稍微不同的是,我22年写的是同一部书,要经受同一种反作用力,它在这方面几乎没什么变化。就是说,22年小心翼翼维护的都是“你在高原”的精神境界,“你在高原”所追寻的那种诗意,那种精神指标,一点都不能让它偏离。这个难度和写单一的作品还是不一样的。单一的作品,可能是一年两年甚至半年就可以结束,而《你在高原》需要几十年。

  记者:一般而言,纯文学作家什么时候能出成就?

  张炜:一般来说,一个纯文学作家,他最好的创作年华是45岁到65岁这二十年。在这个时候,生活阅历、艺术技能,还有身体都是比较谐配的,是一个契合时期。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知了天命才能写出有神性、有宇宙感的作品。

  谈争议 要听取各种声音从中吸取营养

  记者:您获奖后,有人质疑您凭作品长度获奖,有人质疑评委并没有读完您的作品,您怎么看这些质疑?

  张炜:因为这是我22年的心血,是我最沉重、最复杂的作品。我可以交出相对来说单薄一些的作品,但那样就是另一回事。一部作品的价值与它的体量长度有关也无关。无关是指一首很短的好诗,可能比一大车平庸的作品还要有价值。但体量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大与小是两种美,它们是不可取代的,自然也不必将二者对立。

  有人说,无论一件玉雕多么美,它还是一个可以把玩在手掌里的东西,而长城是矗立在大地山川之上的,蜿蜒而去,长达万里。所以它们是两种不同的美。我这样引用,绝不是说《你在高原》具备了长城的气势,有了它那样不可取代的崇高和永恒,而只是借用这样一个比喻而已。

  至于评委能不能读完,这不是作者关心的事情。评委的文学良知和基本的判断力应该得到信任。

  记者:有人提出已鲜有读者有耐心去读这样一部大部头的作品了。

  张炜:纯文学过长就没人读了,这个说法完全是以一己的心态去替代和揣测众人的心态。

  《你在高原》出版以后,得到了那么多热烈的回应,很多是“非文学中人”,这甚至让我想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是《古船》《九月寓言》出版时的那种感觉。有的读者甚至在三四个月里只沉浸在这套书中,写下了厚厚的读书笔记。这些例子太多了,不必一一列举。

  所以我有这样一个感慨:读者不问,问者不读。读书人埋头读书,陷入情景不能自拔,或感动或愤怒,哪有时间东张西望问来问去?而专事询问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好好读书的人。

  当然了,作为一个写作者,要将各种质疑看作社会的进步,因为有声总比无声好。作家要听取各种各样的声音,从中吸取自己的营养,获得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东西。这不仅仅是一个包容的姿态,而是作家目击、观察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角度和方向。

  记者:这个时代“纯文学”并没有拥有和它的文学品质相匹配的读者数量,您怎么看?

  张炜:通常人们认为,纯文学还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指标。纯文学是为民族赢得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需要有历史的眼光,如果用这样的眼光去看文学和世界的历史,就会发现任何时代的纯文学,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障碍、困境和窘迫。问题是,只要采用科学的历史眼光去看待它,就会觉得这都是自然而然的。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