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校园周刊 > 正文
 
公众热议:给父母洗脚是不是愚孝?
来源:兴义之窗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30日 10:12:28     
 

        

  《百家讲坛》嘉宾称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引争议

  据《广州日报》报道,时下大兴国学教育,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中小学还喜欢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学习感恩。此现象招致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的反对:“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不就是把我们推倒的东西又捡起来了吗?这种愚孝,已经在鲁迅时代被推翻,为何现在还要去捡起来呢?孝道本身是什么?洗脚就是尽孝吗?”蒙曼如此观点一出,立刻引起极大争议,正方反方各执一词……

  正方   方式太过于机械

  对于蒙曼教授提到的“洗脚”作业,笔者的孩子也做过,当时孩子煞有介事地打水、为我洗脚,可洗完脚他还是该干吗干吗,基本上没起到什么作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无可厚非,确实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有一定好处,可是都来效仿“洗脚感恩”的方法就太过“机械”了。因为让孩子学会感恩不是一日之功,要他们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就必须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日常生活,明白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支出方向,了解父母的工作状态,多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并在父母、长辈们身体不适的时候悉心照料。为父母洗脚其实和做饭、刷碗、扫地、收拾房间、倒垃圾等家务活是相同的,不必让感恩成为一道单选题、让“洗脚”成为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唯一选项。

  古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学会尽孝、感恩父母是人之常理。但孩子性格不同,感恩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爱帮大人做家务,有的爱跟父母说心里话,这都是感恩与尽孝的表现,只要这种感恩是朴实、真诚、发自内心的,没有刻意制造出来的造作和矫情,哪怕是亲切的一句问候,也会让父母、长辈们备感欣慰,孩子们也会慢慢学会真正的感恩。

     给父母洗脚,是愚教不是愚孝

     说实话,对眼下一些学校蜂拥出现的洗脚感恩教育,我也很反感。孝道原本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教育形式一旦简单化、平面化,就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成为舆论的笑点。现在,这种呆板的模仿,惹来高校教授的痛批。可冠之以“愚孝”的帽子,似乎又言过其实了点。

     “洗脚”未必仅仅造就愚孝

     这两天,“小学生”、“洗脚”成了热词,争论之声不绝于耳。这场争论缘于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的一场讲演。蒙曼8月20日出席广东佛山某活动时称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许多传统文化应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她同时表示不赞成儿童穿汉服学习古文化,这样恢复传统文化“只是一种表象”。史丽娜

  更需要对等尊重

  洗脚、磕头式的感恩,在当下蔚然成风。从成人礼上让学生“跪地言谢”,到母亲节孩子“洗脚示孝”,它俨然成了道德路演的时髦做法。那么,洗脚、磕头,何以总被视为道德表演呢?究其缘由,恐怕在于表达方式的“名过于实”,对服从性人格的推崇。譬如,重庆某中学校长为了“以身说法”,当着全校师生面儿,给老母亲洗脚,即被质疑成“哗众取宠的活报剧”。太多的“尽孝”流于形式,以“街头秀”方式呈现,甚至是行商业之实的打造,让孝道为之庸俗化。

  更令人纠结的,是洗脚式的尽孝,在助长着人格驯化之弊。洗脚和磕头,或许虔诚之至,可它秉承了太多“埋儿奉母”“尝粪忧心”中的自虐成分。行孝需要对责任感的拥抱,比如让老人免除“空巢之忧”,多实现几个老人夙愿,安慰他们孤寂的心,而不是以谦卑顺服之态,行严酷刻薄的仪式。

  文化学者朱大可说:“国人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它拒绝家庭成员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还发出警示,“母亲引为自豪的,不是那些磕头虫和软脚蟹,而是有尊严地站着的孩子”。没有人格的相互尊重,只教化孩子做顺民,将孝凝结成他们头顶的“道德高压线”,难免会阉割孩子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孝道的发育。这跟平等、博爱等价值准线,其实是背道而驰。

  建立在对等尊重上的孝,才是普适的道德观。孝道文化的构筑,应融入“独立平等”的价值精髓,找寻向善的人格;拿孩子的尊严献祭,对真孝道反而是一种辱没。

  佘宗明

  反方

  愚孝论愚人不浅

  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的此番言论可谓愚人不浅。而其在央视《百家讲坛》这个造星工厂如此大放雷语,却也难逃成“学术明星”之嫌。

  愚孝之所以为愚,是其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周木问安、献章求嗣、郭巨埋儿、老来娱亲之类都是封建思想造的孽。但在今天,小学生在父亲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给父母洗脚,本是培养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孝义的举动,却怎么又扯上了愚孝?到底是学生给父母洗脚的举动是愚,还是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与孝义的行为是愚?

  “孝”作为一种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对中国人内心世界的影响可谓大焉。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子女孝顺父母,尽赡养义务,是促进社会温暖和谐不可或缺的。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一个不懂得孝的人如何尊老敬老?一个没有孝维系的家庭如何和睦相处?没有一个个家庭的和谐又怎么会迎来整个社会的稳定。这里,“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理念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用”即社会生活需求的问题。再说,孝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岂能弃如敝屣。

  给父母洗脚就是尽孝,陪父母唠嗑也是尽孝……孝不在于其尽孝行为的惊天动地,而在于其尽孝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在当前孝道缺乏的社会,孝就当从小孩抓起,从小事做起,可千万别让蒙曼的所谓“愚孝”阻滞了孝文化发展。

  蒋志平

  是愚教而非愚孝

  说实话,对眼下一些学校蜂拥出现的洗脚感恩教育,我也很反感。孝道原本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情感,教育形式一旦简单化、平面化,就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容易成为舆论的笑点。现在,这种呆板的模仿,果然惹来高校教授的痛批。可冠之以“愚孝”的帽子,似乎又言过其实了点。

  如果硬要说这是愚孝,那不如说看着父母拖着蹒跚的步伐自己打水,然后艰难地弯腰洗脚,又或者对劳累一天归来的父母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抚慰,更是一种不孝。两相对比,现在的中国社会在家庭关系上,显然并不缺后面这样的亲情淡漠,倒是愚孝,早已在多次的批判后,不再成为中国当下的社会问题。

  蒙曼更该知道,鲁迅那个时代批“愚孝”,是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的。那时的鲁迅,为了反对僵死的封建礼教传统,可以将一些孝道的具体表现形式,诸如《二十四孝》里提到的那些,作为批判的对象,进而推翻“孝治天下”的封建文化。但如今的时代,这样的背景已不复存在,倒是家庭关系的松散和亲情的淡漠,越来越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继续以鲁迅反愚孝来反对洗脚,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不仅错误理解了孝,更错误理解了鲁迅。实际上,鲁迅自己就是个孝子,尤其是生活上,对母亲的照料相当细心。

  包括孝道、感恩教育在内的国学教育,如今确实相当流行,但由于未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小学开展这类教育也确实一直浮于表面。但批评这种教育形式是一方面,探讨我们是否需要传统文化里的那些精华则是另一方面,而不能因为教育形式的刻板,则连一些我们应该继承和学习的东西也一并摒弃。这不是一个学术研究者应有的态度,倒像是为了迎合某些世俗口味而故作犀利之举。

  丁寅

  -评判

  先弄懂定义再评判是非

  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愚孝”吗?首先应该辩明什么是“愚孝”,然后才可以定义“小学生给父母洗脚”究竟是不是“愚孝”的行为。

  “愚孝”乃贬义之词,“愚孝”之“愚”具有否定意味。但“愚孝”并不否定“孝”字本身之褒义,即“愚孝”是应当否定的,而真正的“孝”本身则是应当肯定的,这是我们以及蒙曼得以否定“愚孝”的逻辑前提。那也就意味着“愚孝”本身是对真“孝”的否定,“愚孝”并不是真正的“孝”,只有超出了真正的“孝”的内涵才可能成为“愚孝”,否则不称其为“愚”。

  《说文》解“孝”之义为:“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其核心标准为“善事父母”。以此为标准,我们就可以考证“小学生给父母洗脚”是不是“愚孝”了。“小学生给父母洗脚”从“善事父母”的角度讲只是“子承老也”所为之小事,并非如何之难事或感天动地之义举,但亦足以表达儿女对父母之关爱与感恩之情。可以说此举乃对“孝”字的日常表达,为之可表达儿女之孝心,不为亦不足以否定儿女之孝心。故“小学生给父母洗脚”虽不可能使学生必然达于至孝,却也无论如何不会对少年儿童产生压迫或某种负面影响,所以,以“愚孝”名之实乃太过。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