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县有个书记是胡鲁,是葫芦县的一把手,胡鲁在位的时候,人们都说胡书记憨厚,老实,直率,有涵养。有人说胡书记是装傻、装憨、装糊涂,直率是表面,老实是假象,其实胡书记一点也不憨,一点也不傻,更谈不上糊涂,他比谁都精,比谁都聪明,他之所以表现出憨厚,老实有涵养都是为他的个人目的服务的,如果他没有这一套表现手法,他肯定要栽。
和胡书记在一起打过交道,搭过伙计的人,在胡书记手下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从表面上看,胡书记很老实,很直率,很少对部下发脾气,与人相处很温和,假若部下对他发脾气,他也是置之一笑了之,并不予以回击和报复,因此,他给人以老实的印象。
但谁都知道,胡书记有个特殊的崇尚和爱好,他崇尚金钱,爱好价值连城的字画和古玩,为了得到这些,他忍辱负重,不知受了多少窝囊气,因为吃了别人的口短,拿了别人的手短,为了不伤和气,他与大部分人都能达成一片,但与他交往甚至掌握不住他的把柄的人,他是毫不客气的,要么大会上找茬骂你,训你,要么要把你从好的位置上调下来,给你换个清水衙门,这一点,胡书记一点也不糊涂,一点也不含糊。
有人说,胡书记没有官架子,容易接触,平易近人,这一点也不假,胡书记确实这样,他喜欢广交朋友,特别是有求于他的人,想进步的人,尤其是搞工程的有钱的大款们,他格外喜欢与之打交道,你来我往,互利双赢,各有所图。因为他对金钱情有独钟,所以找他的人,来者不拒,找他玩的或办小事的,一千两千不嫌少,求他办事的,给他要权要官的十万八万三十五十万也不嫌多,主动送上门的他当仁不让的收下,想不起来送的,他暗示、启发、打招呼或者明要,毫不客气。有时候,一个位置许多人乱争,他也会犯难发愁,怎么办,他有自己的主见,谁给的多给谁办,给的少的以次往后排,假若有人找上门来,他会心平气和语重心长的安慰你,让你等下一次机会,并许诺下一次绝对让对方满意,如果往后拖延的久了,一次次的往后推,少不了出现脾气暴躁的二杆子会发火恐吓,他也不会着急,只是自责道“我没本事,请兄弟们原谅,我有机会不会忘记你”假若有人威胁告发,他会说“就是把你老兄扔进监狱,你更没有机会进步,还是消消气再说,来日方长么”正是这样的对话,再大脾气的人也会降温,何况还抱着一丝靠他提拔的希望。也正是这样的态度,他没有激怒一个来访者,而是顺利打发了回去,也正是这样,他化解了一次次风险,才得以脱身。
有时候,胡书记装傻装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因为他没有多大的官架子,经常出入朋友间的酒席宴会,说话也比较随便,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当时县里出台 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就是将全县所有的各部门的预算外资金实行统管,以限制部门的乱花钱,有个局长汇报了他部门的特殊情况,要求个别对待,胡书记酒过三旬,欣然答应了下来,可事后班子会上没有通过,那局长又找他理论,并说他已经答应过的,不宜再改口,他说“老兄,人人都会犯错误,毛主席这么伟大,还是三七开呢,难道我不能犯一次错误吗?请你允许我犯一次错误吧。”他这么一语惊人,那局长也没在往下说什么,对这件事,人人都说他糊涂,可有的人不这么看,而说他的精明到了极点,不这样做就无法收场下台,有人说他可笑,可这可笑之中包含着一般人难以做到的精妙,假若他一般正经的对峙,下场会难堪多了。
胡书记从来不与人争论是非,不与人狡辩功过,不管什么事,什么结果,任凭你说,任凭别人的评价,他从来不计较这些闲言碎语,只要不与他闹翻,他都能忍受,最大限度,不把别人逼急,他认为北京到南京就数骂人轻,你骂人,他骂人,大风一刮落尘埃,他根本不把别人的骂和记恨放在心上,他说“别人不满意骂几句,出出气就了啦,不让他出气会酿成大祸,这一点他聪明到家了。
假若许多人在一个酒桌上喝酒,喝到兴致处,免不了有人提起他对不起别人的往事,胡书记既不狡辩也不解释,端起酒杯说“罚我三杯,我错了表示歉意”这一招还真灵,别人的话题自然不会再讲下去。因为胡书记贪图钱财,手脚不干净,也瞒不住大家的眼睛,所以,当别人质问责骂数落他时,不管场面多么不适应,他也不会旗帜鲜明予以反驳,要么低着头不语,要么置之一笑,低头不语表示默认,置之一笑表示不值得分解,有人说,胡书记的手段真高,这装聋作哑,装傻卖憨的这一招真成了他的护身符,没有这一手,他过不了这个反*的关口。
几年过去了,人们看到后来者,才逐渐发现,胡书记的精明之处在于他的装傻、装憨、装聋作哑,正是这一套为自己制作的假象,虽然蒙蔽了许多人,但保护了他自己,我们不能不承认,装傻是一种聪明,如果事事晶莹剔透,不见得有这种化险为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