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造农药,谁能比我“绿”
因无资金药厂倒闭,现寻求合作伙伴
⊙核心提示
10多年前,安顺一市民便掌握了一项用多味中草药制作无公害绿色农药的方法。但由于缺乏资金,在苦撑了多年后,他的农药厂因没有资金无奈倒闭,这种纯中药制剂的绿色农药最终没能推向市场。
该无公害绿色农药比化学农药便宜30%,且效果不错,深受农户欢迎。因此,他想通过本报与合法的农药厂家或有实力的有识之士合作,力争将产品推向市场。
反复试验
纯中药制剂农药问世
这位市民名叫白顺安,今年52岁。1989年,在贵州铝厂上班的他因故回到安顺,靠打理一间烟酒铺度日。白顺安说,早在1978年,因为喜欢中医,不到20岁的他便开始买有关中草药的书籍自学,几年后,他对各种中草药的药理性能了如指掌。
在安顺打理了几年烟酒铺后,看到有新闻报道说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很大,他便萌发了用中草药制作无公害绿色农药的想法。
1995年初,在两个朋友的帮助下,白顺安买来一口大铁锅,又在街头土郎中那里买来数十味中草药,便开始试制绿色农药。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在“尝遍百草”后,白顺安的纯中草药制剂的无公害绿色农药终于生产出来。
当年6月份左右,闻听西秀区华西办西瓦窑村、宁谷镇等地的秧苗患了稻瘟病,蔬菜患了枯萎病后,白顺安在当地农技人员的配合下,开始在田间地头试验自己的无公害绿色农药。不负众望的是,在喷洒了白顺安的产品7天后,所有患病的秧苗、蔬菜全都活过来了。
没有资金
“绿色农药厂”没办三证
在经过1995年、1996年两年的不同植物、不同土壤、不同气候的田间试验并不断改进后,无公害绿色农药的性能已经很稳定,所有农作物的常见病都能够治。
随后,白顺安的产品经安顺市环保、质监等部门批复抽样,申报省农科院、省化工厅备案。后来,在悉知白顺安研究用中草药制作绿色农药后,原安顺市(现西秀区)相关领导也表示非常支持。
白顺安将他的产品取名为“广效灭菌剂”。“广效灭菌剂”有两种规格,一种为100克,另一种为250克。
1997年,在安顺市乡镇企业局的支持下,白顺安与宁谷镇政府合作,在宁谷镇办了一家名为“安顺市宁谷绿色农药厂”。产品出来后,由于比化学农药便宜30%,且效果不错,受到了农户的欢迎,很快推向了安顺五区县的农村市场。到了1998年,安顺五区县均有人找上门来,在当地代理白顺安的产品,这期间,他的产品还开始打入六盘水、黔西南以及四川、河南、黑龙江等省的市场。
由于没有办理“三证”,属于试制,按规定,白顺安的产品只能按成本价销售。而且,因为产品本身无证,销售商怕被农业部门处罚,不敢在柜台前摆出来,销售上因此也受到了限制影响。
从产品出来的第一年开始,白顺安便想到办一个合法的绿色用药厂。但经过打听,办厂需要的“三证”为: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标准证。
如果要办完这“三证”,需要几百万元,但白顺安却拿不出这笔资金。
寻求合作
盼绿色农药重出江湖
因为没有证,白顺安的“绿色农药厂”一直处于“试制”状态,每年推向市场的产品,只能收回成本。没有资金,这成了制约白顺安打开市场的最大“瓶颈”,这令白顺安感到一年比一年难。
2007年,白顺安发了10万元的产品到黑龙江,销售方式是先使用后付款。不料,就在这年,黑龙江大旱,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一年,农民没有收成,白顺安连一分钱的成本都没有收回。
本身就没有资金,经受这次打击后,到了2008年后,因为再也拿不出钱来,白顺安的“绿色农药厂”彻底倒闭,他开始到处打工挣钱养家。
厂子倒闭后的这3年时间里,陆续有农户和经销商上门找到白顺安要产品,听说他的厂子倒闭后,大家都感到可惜。
3年来,每想到自己多年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他总感觉不甘心。他说,他的绿色农药的特点是化学农药不能比的,不但能灭菌、催苗,还能杀虫,而且,重要的是这种产品不污染环境,价格也比较便宜。他希望能与合法的农药厂家或有实力的有识之士合作,大量将产品推向市场,这对环境保护来说,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