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网8月3日讯(黔中早报记者 王波 实习生 郭远云 图/实习生 邓红)时下,贵阳黔灵山公园猕猴袭人事件越来越频繁,造成园内游客提心吊胆。继2008年黔灵山猕猴折断树枝致游客脑瘫后,今年7月17日,猕猴再次袭击一名仅8个月大的男婴,致使男婴生殖器受到重伤。
为此,网友“潇潇春雨”在天涯论坛发帖称:面对猕猴,游客伤不起,要解决黔灵山“猴患”问题,可以考虑向山体公园内分区域圈养猕猴,缓解黔灵山公园对猕猴的承载能力,为游客增加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帖子刚发出,“潇潇春雨”就受到诸多网友的围观。
“潇潇春雨”的这个观点可行吗?你有更好解决“猴患”的办法吗?记者为此对贵阳相关各方进行了采访。
市民:山体公园分散猕猴会扩大“猴患”
对“潇潇春雨”的帖子,第一个跳出来泼冷水的网友“泪流满面”认为,一个黔灵山就搞得游客心神不定,再将猕猴赶到其它公园,那以后贵阳的公园谁还敢去游玩?
随后,多数网友也纷纷表示,分散猕猴是一个不明智的选择,这样只能给更多的游客造成伤害。
“这是在变相扩大‘猴患’面积,摆明想把游客往火坑里推。”家住湘雅村金顶山的刘先生提出质疑,山体公园的功能更多的是给周边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安静的游玩场所,猕猴在黔灵山生活那么多年,对游客的依赖是众所周知的,把它们赶到其它公园,那岂不是造成更大的“猴患”面积了吗?
市民连女士也表示,猕猴是被人宠坏了,平时没有吃的,还会跑到住户的家里偷东西吃,这样的猴子,宁愿不观赏也罢,如果被攻击,损失将无可估量。
市人大:试行集中圈养或自然放养
猕猴的这种行为遭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反感,一场关于黔灵公园猕猴何去何从的争论闹得沸沸扬扬。
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应祥在通过两次对猕猴的调研后,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黔灵山公园可以先试行圈养和放养的方式,分散猕猴,减少对游客的攻击。
猕猴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适于观赏,园方应在猕猴经常出没的地方树立警示牌或标语,警告游客不要随意逗玩猕猴和喂食,现场要有工作人员对游人进行提醒和劝阻。
同时,要指定猕猴的喂食地点,不能让其到处跑,向游客索要和抢夺食物,针对黔灵山公园人多的特点,要做好游人疏散工作,避免过于集中,造成对猕猴的惊吓。
“猕猴伤人事件,给游人造成了伤害,也给公园带来了负面的社会效应,林业绿化部门和公园管理处要将加强猕猴和游人的管理深化到加强全园管理。”郭应祥认为,林业绿化部门要加快城市山体公园、特别是森林公园的深度开发,分散游客,缓解黔灵山公园过于集中的状况,并借鉴外地经验,把公园猕猴管理、游人管理尽快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管理轨道。
公园管理处:拟建生态猴区将人与猴隔离开来
“透明的防弹玻璃,无形的不锈钢钢丝网,将猕猴与人隔离开来,这才能真正做到既让游客观赏猕猴,又不会发生近距离接触,避免伤害。”昨日上午,黔灵山公园管理处处长钟枋轩说,为减少游客与猕猴的近距离接触,保障其人身安全,公园将打造占地面积约20亩的生态猴区,在周围布置上不锈钢钢丝和防弹玻璃,内设猕猴避风设备、饮水处、种植适宜猕猴生活的灌木等,将过于密集的部分猴群实施圈养,统一管理,并从健康角度搭配饲料,禁止游人喂食,专人进行饲养,让猕猴不再过饥寒交迫的日子。
钟枋轩表示,黔灵山公园饲养猕猴的初衷是供游人观赏,而如今给游客造成了伤害,这是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从2004年至今已有7000多人被猕猴攻击,赔付金额超330万元。
目前,园方正在动物园修建生态型的“花果山”,将凶猴、孤猴进行圈养,对受伤、生病的猕猴进行隔离治疗,预计近期就能建成,这样可以缓解猕猴的过度集中,一方面保护了这部分猴群的健康,另一方面减少了猕猴对游客的攻击。
同时,园方还在黔灵山公园的每条路上都安放了“禁止游客近距离接触猕猴”的警示牌,共600多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