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组织工作满意度,从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竞争性选拔、完善考评机制等8个方面多层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看点一:干部选用初始提名――扩大提名环节的民主
黔南州将初始提名列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初始提名的有效方式,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关。2007年,对1名县(市)党委书记、2名县(市)长和1名州直重要部门的正职初步人选在全委会委员、候补委员中进行了提名。2010年7月,采取全委(扩大)会议提名的方式,对州直4个部门的正职人选进行了初始提名。坚持预推荐副县级领导干部储备人选制度,根据班子缺额情况,有计划地在全州12县(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预推荐副县级领导干部储备人选。对63名乡(镇)或县(市)直部门党政正职人选进行了全委(扩大)会或常委会初始提名,坚持干部初始提名征求意见制度和署名推荐领导干部人选制度。
看点二:州县联合公选――不仅要考得好,更要干得好
公开选拔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项基本制度,在黔南州得到逐步完善和有效坚持。到2009年,采取公开选拔方式,在全省和全州范围内选拔了22名副县级领导干部。2010年,州委又拿出州委党建办副主任、州维稳办副主任等11个副县级领导职位与都匀、平塘等9个县(市)的15个科级领导职位共同开展州县联合公选。公选中,坚持改进考试测评方法,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笔试命题突出了“双增双考”,即:增大了专业科目考试成绩在笔试成绩中的比例,考察考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水平;增大了主观题的比例,考察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改进和完善公选工作流程,增设了测评竞职环节,将考试成绩、工作实绩和群众认可度有机结合,全面评价干部的能力和素质,避免简单以分取人或以票取人,促进干得好、有能力、群众公认的干部能够胜。
看点三:基层一线遴选――让干部在一线培养成才
近年来,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的要求,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基层一线去,黔南通过统一公开遴选的方式从县乡基层一线选拔了47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州委办等州直机关工作,使基层一线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同时,在公务员考试录用和党政机关干部选任等工作中适当向基层一线倾斜,形成了经历在一线丰富、能力在一线提高、干部在一线成长的良好氛围。
看点四:优秀村干进乡镇班子――“生”在农村也有位
近年来,从优秀村干中定向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并不鲜见,但从村干部中直接选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却不经常。2009年底,州委组织部、州编委办、州人事局共同发布了《黔南州从优秀村(居、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中公开选任乡(镇、办事处)领导班子成员公告》,面向村(居、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公开选拔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激起了村干部在一线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让村干部在学习上有了劲头,工作上有了奔头、政治上有了盼头。通过笔试、面试、体检、组织考察、公示等环节,15名村(居、社区)党支部(总支)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在乡镇副科级领导职位“走马上任”。2010年州县联合公选,平塘、荔波、三都等县(市)拿出部分乡镇副科级领导职位面向优秀村(社区、居)干部公开选拔,又有8名优秀村干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看点五:“双推差选”县长人选――重要岗位干部大家说了算
2010年,州委决定在全州范围内采取“双推差选”方式选拔缺额县长人选,就扩大重要岗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进行了积极探索。在选拔方式和程序上,一是“双推”产生人选考察对象。根据安排,12县(市)、都匀经济开发区分别召开领导干部大会无记名初始推荐县长初步人选,在此基础上,州委召开全州领导干部大会,对各县(市)、都匀经济开发区推荐的人选进行了第二轮无记名遴选推荐。二是差额考察酝酿。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差额考察,对考察对象德才素质、性格特点和拟任职位要求进行分析比较,按程序进行差额酝酿。三是票决确定拟任人选。经州委常委会票决,并征求全委会意见,确定了罗甸县县长拟任职人选。
看点六:开展德的考察――既要突出实绩,更要以德为先
结合2010年公开选拔11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工作,采取“个人述德、群众评德、走访察德、面谈讲德”的方法,探索开展了以察德为重点内容的综合考核评价,对33名考察对象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进行全面考察了解。对拟提拔使用或交流到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德”的考察工作,采取发布考察预告、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发放“德”的表现民意调查表、查阅资料、同考察对象面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要求考察人员必须与考察对象的单位同事、同学朋友、服务对象三个层面的人员个别谈话,对考察对象上级机关领导、父母配偶、街坊邻居三个层面的人员上门走访,听取考察对象关于自己恪守“四德”的现实表现情况汇报。把“四德”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职务级别调整以及奖惩、教育培训的重要依据。
看点七:公推直选――扩大基层党内民主
2008年4月,我州全面启动了公推直选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工作,通过“公推直选”产生了3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和29名乡科级领导干部。2010年11月,又在都匀市召开了全州村级组织换届公推直选试点现场观摩会,现场观摩了都匀市坝固镇公推直选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试点工作,探索开展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7521”工作模式。据统计,目前全州共采取公推直选方式选举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02名,占总数16.82%。
看点八:健全完善考评机制――科学考评工作实绩
州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机制的实施办法》、《黔南州州直单位和州管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黔南州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中考察干部试行办法》、《黔南州县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记实和公示评议制度》等制度办法,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奖惩作用,使平时考核、专项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性相结合。目前,以“每月一次实绩记实、每半年一次实绩公示、每年一次实绩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县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记实和公示评议工作正在全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