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网8月2日讯(黔中早报记者 王波 王超)连日来,贵州省遭受严重旱灾影响,全省有800多万人受灾,181万人饮水困难,为及时帮助受灾群众“解渴”,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问题,昨日,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联合下拨2309万元救助金,主要用于受灾群众人畜饮水,基本口粮等问题。
全省57县(市、区)受灾
省民政厅报告称,今年6月中旬以来,由于持续晴热少雨天气,贵州省部分地方不同程度出现旱情,铜仁、毕节、安顺、贵阳、黔西南、黔东南、黔南和遵义等8个市(州)的57个县(市、区)遭受旱灾,其中,铜仁、毕节、安顺、黔南等地受灾较为严重。
省气象旱涝监测显示,截至7月31日8点,贵州省出现了1个特旱(黔西)、12个重旱(兴义、普安、石阡、晴隆、盘县、开阳、习水、纳雍、贵定、息烽、金沙、龙里),24个中旱,重旱区域集中在中部以西、西南、西北部等地。重旱站数、中旱站数较7月30日8点监测结果分别增加了3个和2个。
省民政厅统计,截至7月31日12点,全省旱灾群众已达837.2万人,181.6万人出现饮水困难,112.4万人需要政府帮扶救助,解决其基本生活,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50.2千公顷,绝收面积78.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
旱灾主要对贵州省群众的生产生活、农业、水利、林业、旅游等几个方面造成影响。
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
7月31日14点,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贵州省严重旱灾给受灾群众造成的生活困难问题,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民政部救灾司庞成敏副司长于7月31日17点带领工作组赶赴我省黔西等重灾区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同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救灾保民生工作。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禄智明、辛维光等领导先后率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灾区检查指导抗旱救灾。
根据目前的旱情和发展趋势,按照《贵州省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减灾委、省民政厅决定从昨日起,将干旱灾害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应,并由厅领导先后带领6个工作组深入重灾区查灾核灾,协助和指导灾区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同时,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拨2309万元省级救灾资金,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受灾群众饮水、口粮等基本生活困难。
省气象台预计,本月上旬贵州省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全省需做好烤烟田、稻田、山塘、水库等抗旱保水工作。由于持续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建议各地要加强水源调度,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同时,田间劳作群众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降雨量近40年来最低
省气象局报告显示,7月以来,贵州省的平均降水量为60.4毫米,较常年减少65%。
此阶段正值贵州省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成长期,严重的旱灾对靠地为生的百姓来说,给予了“致命”的一击。土地开裂,庄稼枯死,水塘、水库水位下降,甚至干涸,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危机。
根据省气象局的历史记录,贵州省出现这样的严重旱情,同期只有1972年的降水量比今年少,其中毕节地区降雨量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偏少的一年,最为严重的黔西县与历史同期相比,降雨量减少56.7%,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分析,造成严重旱情加剧的主因是连日来贵州省降水量减少、气温偏高,加上近期睛热天气的持续,从而部分地区出现几十年未见的旱情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