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旅游除了大巴扎以外,还有个不可不去之处,位于喀什市东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的阿帕克霍加麻札。
阿帕克霍加麻札
麻札为陵墓的意思,也理解为伊斯兰教圣裔或知名贤者的坟墓。
邦克楼
霍加,尊称,意为圣人后裔。
蓝底白花琉璃砖贴面,瓷砖有年头,却宛若新制
阿帕克,曾几何时名震西域的人物。——“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兰教“依禅派”大师阿帕霍加而得名。
在新疆,这样的月亮常常见
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夺得叶尔羌王朝的世袭政权,更成为17世纪“依禅派”伊斯兰教的首领”。
清真寺外观
新疆圣人也不少,麻札也不少,偏偏这一座为什么这么出名?阿帕克名震西域,总不为中原所知;赫赫有名的“依禅派”,想来教外人也不怎么听闻;偏偏这个阿帕克霍加有个重侄孙女嫁给了乾隆,不仅成为了维汉亲如一家的典范,更是流传到民间有了无数版本的戏说,您猜到是谁了吧?自然是香妃。香妃就这么抢了祖爷爷的名头,这个麻札也就变成了人尽皆知的“香妃墓”。
阿帕克霍加麻札
地方不难找,大巴扎附近做个公交1块5就到了。建筑很扎眼。面积不大,传统的麻札有的这里都有,宣礼塔,礼拜寺等等建筑群落。山墙外有很多平民的麻札,没有碑文。
民族特色的花纹
当地人淳朴的告诉我,这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们时常记住哪个是亲人的墓碑,勤来照看,刻了名字他们就会忘记。我没有照相。我想无论哪一个民族和信仰,对死亡除了恐惧就是尊重,未经死者亲属同意的照片,不能算尊重吧。
换个角度的标准照
香妃本名买木热。艾孜姆,自幼体有异香,被称为“伊帕尔罕”(香姑娘)。她被清朝皇帝选为妃子,赐号“香妃”,因不服京城水土病故,由124人抬运棺木,历时3年运尸回乡,安葬于阿帕克霍加墓中。
旁边的路
至于历史本身就是一个谜。是否真实发生了,我们只能从蛛丝马迹中判断,真实的故事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和悠然绵长的岁月里。这些是否是异说,也很难考证。名叫香妃墓,里面也确有墓室,但又有传闻说仅仅为衣冠冢。
清真寺
乾隆皇帝确实取过一个新疆美女,是为容妃,葬在河北遵化清东陵裕妃园寝里。想来不会这么凑巧,大概其是一个人吧。
加满清真寺
始建于1873年。62根木柱都有精美的雕刻,柱柱不同。很旧,很安静。
阳光斜斜的打上
伊斯兰教不搞偶像崇拜,礼拜堂里除了挂毯和钟表,别无他物。主麻日(周五)里教众们会来到这里做礼拜。我曾经听过,不懂。只是子民听的很安详。
只照柱子
讲经堂
这个看起来破烂的地方,是讲经堂。院里比阿帕克霍加麻札还要早得建筑。
小型清真寺
阿帕克霍加和玉素普霍加生前讲经的地方,玉素普全称玉素普哈斯哈吉普,《福乐智慧》的作者。麻札也在喀什。后文会提到。
精美的立柱
老经堂里斜斜支出来的那个是引水槽,用一根木头挖出来的。估计这个木头的年龄,超过我爷爷。
只照柱子
讲经堂
这个看起来破烂的地方,是讲经堂。院里比阿帕克霍加麻札还要早得建筑。
小型清真寺
阿帕克霍加和玉素普霍加生前讲经的地方,玉素普全称玉素普哈斯哈吉普,《福乐智慧》的作者。麻札也在喀什。后文会提到。
精美的立柱
老经堂里斜斜支出来的那个是引水槽,用一根木头挖出来的。估计这个木头的年龄,超过我爷爷。
只照柱子
讲经堂
这个看起来破烂的地方,是讲经堂。院里比阿帕克霍加麻札还要早得建筑。
小型清真寺
阿帕克霍加和玉素普霍加生前讲经的地方,玉素普全称玉素普哈斯哈吉普,《福乐智慧》的作者。麻札也在喀什。后文会提到。
精美的立柱
老经堂里斜斜支出来的那个是引水槽,用一根木头挖出来的。估计这个木头的年龄,超过我爷爷。
只照柱子
讲经堂
这个看起来破烂的地方,是讲经堂。院里比阿帕克霍加麻札还要早得建筑。
小型清真寺
阿帕克霍加和玉素普霍加生前讲经的地方,玉素普全称玉素普哈斯哈吉普,《福乐智慧》的作者。麻札也在喀什。后文会提到。
精美的立柱
老经堂里斜斜支出来的那个是引水槽,用一根木头挖出来的。估计这个木头的年龄,超过我爷爷。
只照柱子
讲经堂
这个看起来破烂的地方,是讲经堂。院里比阿帕克霍加麻札还要早得建筑。
小型清真寺
阿帕克霍加和玉素普霍加生前讲经的地方,玉素普全称玉素普哈斯哈吉普,《福乐智慧》的作者。麻札也在喀什。后文会提到。
精美的立柱
老经堂里斜斜支出来的那个是引水槽,用一根木头挖出来的。估计这个木头的年龄,超过我爷爷。
阳光斜斜照耀
门内门外
这里已然变成了旅游胜地。冰天雪地的季节里,这里没有什么人,暖暖的,安静无比。
古树。院落。黄昏。
最近北京的瓢泼大雨,温州的动车相撞,各种世间纷至沓来突然间风雨飘摇的让很多人没了安全感。这玩意,急也没用。我们就注定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它讲理也好,蛮横也罢,我们也比较终结在这个时代里。
引水槽
你能快快走到前面去吗?这年头,自个儿得心疼自个儿。所以,想想新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