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7月29日,受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委托,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率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毕节地区黔西县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看望慰问灾区群众。他要求,要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灾区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受灾群众有干净水喝、有饭吃、无疫情发生,本着大季损失小季补、种植损失养殖补、农业损失二三产业补的原则努力开展生产自救,做到灾年不减收。
进入7月份以来,我省大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气温大幅飙升,导致旱情持续较快发展,其中毕节地区降雨量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偏少的一年,最为严重的黔西县与历史同期相比,降雨量减少56.7%,抗旱形势十分严峻。
王富玉一行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首先来到该县林泉镇浦塘村、高锦村,当看到大片玉米已经颗粒无收时,他心情十分沉重,要求当地改变传统种植习惯,多种牧草、干鲜果、中药材等耐旱耐瘠作物,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在锦星乡文阁村、金碧镇新富村,王富玉望着上千亩因干旱无法插秧而荒芜的稻田,眉头紧锁。他要求随行的有关部门抓住《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启动实施的机遇,加大对灾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尽快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他要求当地党委政府提前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抓住近期可能出现的降雨天气,大力发展蔬菜、苦荞、马铃薯等秋冬种种植,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在金碧镇新兰村,王富玉一行遇到了在此开展“红水桶”送水活动的消防战士和民兵自愿者,看着清水注满一个个水桶,得知每一个群众都有水喝、每一个家庭都有水用时,王富玉很欣慰,他向送水的消防战士和民兵自愿者亲切慰问,并叮嘱当地干部要把群众饮水作为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确保所有灾区群众都有清洁卫生水喝。在金碧镇新富村的打井现场,王富玉对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迎战干旱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从资金投入、技术服务、电力供应等方面给予保障。
王富玉听取了毕节地区及黔西县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与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商抗旱对策,对下一步的抗旱救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王富玉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旱情发展的严重性,把抗旱工作作为最紧迫的民生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奔赴抗旱一线检查、指导、督促工作,水利、农业、财政、民政、林业、建设、气象、卫生、电力等部门要通力协作,按照各自职责支持受旱地区做好抗旱工作,要结合“四帮四促”、“处长下基层”等活动的开展,组织干部深入基层帮助群众解决抗旱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抓住“保饮水、保吃粮、保卫生、保稳定、保增收”五个重点,把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做到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供水安全。落实好救济救助、低保等惠民政策,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强水源水质监测,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妥善解决好左右岸、上下游的用水矛盾,避免水事纠纷事件发生,确保灾区社会稳定。积极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确保大灾之年农民减产不减收。
王富玉指出,今年我省气候复杂多变,由于前期降雨偏少,后期出现旱涝急转、旱涝并存的几率在增大。各级党委、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要统筹兼顾,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抓好当前抗旱工作的同时,要高度警惕旱涝急转,全力做好暴雨洪水的防范工作,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省发改委、财政厅、民政厅、省农委、水利厅、省扶贫办、省气象局及毕节地区有关负责同志参加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