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医院人员有限,特别是节假日,总是很忙碌的。也许是偶然吧,每逢象春节、中秋这样一家家团聚的年节,总会轮到我值班了。这次中秋节也不例外,三天假期我都要值二线班,原计划一家人外出旅游或者跟老同学老朋友们聚聚,现在也只好呆在家里了,最多也只能在蛇口范围内活动。“千错万错,找个医生最错。”妻子又少不了一次唠叨。
妻子是教语文的,虽没有文人的酸气,却也有点文人的风雅。每到中秋,看到天上清清冷冷的一镜明月,她就会想起李商隐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清天夜夜心”诗来,她就会感叹:如果真的有嫦娥,恐怕也只有自杀的份了。人类毕竟是群居动物,那空寂而绝望的孤单哪里是凡俗之人所能忍受的;连李白都情不自禁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种因受不了孤单而自我排遣的疯狂,令人潸然。
妻子最喜欢的诗人大概就是李白了吧。有一首著名的诗是我儿时最早背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意如此浅俗,几乎不像他的作品,可知涓狂孤傲如李白的才子,在内心的深处也不过是与我,与我妻子一样渴望温情,喜欢天伦之乐的凡夫俗子。
古今吟诵中秋多取思乡之意,一般人以为始自李白这首《静夜思》,其实不然。据说较早的中秋诗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两句诗是被诸多节目主持人常常引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长江以北的地方到中秋时节天气已经很凉,晚上也开始霜冻了,不像广东,四季不明。有时我想,如果李白杜甫生在广东,他们的诗会不会更少一点清冷,更多一点温暖?
当然生在北方的诗人也有通达乐观的,像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是离散之苦之叹,也只有他们俩能够有如此豁达大气的心胸。想想也是,张九龄能够安安稳稳位列公卿,苏东坡能够九死一生不改心志,与一般的文人骚客,毕竟还是不同的。
这样想了,便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未必不如意。我们结婚15年,仍情如初恋。虽然妻子有时也有一些埋怨,但那毕竟是为了孩子。又到中秋,漫漫人生,少一个中秋一家人外出旅游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向乐观豁达的妻子想必一定能够原凉的。
愿今年的中秋月更明!
愿今年的中秋月更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