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广汽三菱合资计划”获得广汽集团及广汽长丰股东大会顺利通过,最快将于今年9月之前签约。根据2010年11月5日广汽集团和三菱签署的 《合作备忘录》,广汽长丰将通过后续重组成为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分别持有50%股份的合资公司。
由于在东南汽车没有控股话语权,三菱汽车一直有所积怨,此次三菱终于实现了其在华对等合资的夙愿,其必定要将优质的技术和各方面支持转投持有更多股权的新合资公司。在这种背景下,三菱仅持有25%股份的东南汽车处境难免微妙。
本报记者从一位业内消息人士处获悉,东风集团高管近期曾赴日本和台湾,据悉其此行是为了东南汽车。本报记者随后致电东南汽车,该公司总经理室经理郑正大说,“我们内部完全没有听过这个事,都是网络传言,不需要去理会。”
然而一位接近东风汽车的业内人士却对媒体透露,这个事情在一两个月之前就启动了,不过目前处于高度保密阶段,具体进展如何,还不知道。
一位三菱汽车的高管也对记者表示,的确听说了东风重组东南汽车的事情。
尽管东风集团收购东南汽车与否有可能是罗生门,然而一直提振乏力的东南汽车面对三菱出走的步步紧逼,又有当年和广汽、北汽合作的流产,确实要尽快找一条出路了。
而盘点传闻中意欲接盘东南汽车的诸多对象,东风集团不仅是最为重量级的一个,也因为双方均和裕隆汽车有着深度合作的渊源,被业界认为其最有可能接盘东南汽车。
然而,自从2004年三菱汽车计划入股东南汽车引起三方股权争执,股权纠葛就成为了东南汽车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当初广汽和北汽收购福汽的传闻也曾沸反盈天,但最终都不了了之。如今东风集团若有意接盘的话,如何摆平东南汽车各个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才是关键。
此外,也有消息称,福汽集团拟“分割”东南汽车,分别和三菱汽车以及 “中华汽车”建立股比对等的合资公司,以此改变东南汽车被两个股东边缘化的趋势。
汽车营销专家王丽认为,股权纠葛是导致东南汽车丧失黄金发展机会的主要原因。无论是筹划重组还是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股权纷争都是东南汽车必须首要扫除的障碍。
“广汽三菱”逼宫东南
6月27日,“广汽三菱合资计划”获得广汽集团及广汽长丰股东大会顺利通过,广汽集团董秘卢飒透露,广汽集团发行A股及吸收合并广汽长丰的议案将马上上报证监会,并很快会得到批复,广汽集团预计9月在A股整体上市。
根据2010年11月5日广汽集团和三菱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未来广汽长丰将更名为“广汽三菱”,专门生产三菱品牌车型。广汽长丰将通过后续重组成为广汽集团和三菱汽车分别持有50%股份的合资公司。由于在湖南长丰和福建东南两个合资企业均无控股话语权,三菱汽车一直有所积怨,此次三菱终于实现了其在华对等合资的夙愿。
王丽表示,此次三菱终于如愿获得1∶1的股比架构,其必定要将优质资源转投持有更多股权的新合资公司。三菱畅销的Pajero、RVR、Outlander等多款车型势必由新合资公司来生产。“广汽三菱”将成为三菱集团开拓中国市场的主力军。
至此广汽和三菱深度合作大局落定,这势必对三菱汽车的另一个中方合资伙伴东南汽车形成巨大压力。
2006年的股权重组后,东南汽车由中华汽车、三菱汽车和福汽集团分别持股25%、25%和50%。由于没有控股话语权,增加股比一直是三菱的夙愿。近些年,三菱也曾就增持东南的股份而努力,然而最终遭拒。除了增持无望,东南汽车多年的惨淡经营也是导致三菱汽车在未来将天平倾斜向新的合资公司的重要原因。其经销商管理、营销模式单一等一直为人诟病。东南汽车在2003年创造了83533辆的销售量之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甚至在2007年其总销量仅为39907辆。而2003年的记录在去年才被12万辆的数字打破。然而去年的井喷已经透支了市场,东南汽车主力产品菱悦今年3—5月销量一直在四千至五千徘徊,同比大幅下降,而旗下三菱品牌蓝瑟2月同比下降17.14%,翼神同比下降40.49%。福建地方政府坚持东南汽车自主发展是当初东南汽车与广汽、北汽合作流产的决定性原因,而今面对积重难返的形势,其也松了口风,表示 “这一两年时间内将(对东南汽车的命运)做出决定”。
裕隆搭桥“大东风”重组东南
东风汽车在其“大东风”中提出要从一个“本土化的品牌”转变为“一个全球知名品牌”的目标。“大自主”、“大板块”的发展思路多次被其公司高层在多个场合提起。目前其经营效益在国内的汽车集团中居于首位,良好的经营效益为后续的扩张奠定了基础。东风集团一直秉承平稳谨慎的发展策略。近年来,其较大的动作只有启动自主品牌风神汽车。
王丽指出,该思路实现的重要手段无疑就是“大整合”,因此东风汽车重组东南汽车的传闻并不是毫无依据。东风集团重组东南汽车,完全符合双方各自的发展诉求。从东风汽车来说,重组东南汽车,符合其“大自主”和“大板块”的思路;从东南汽车自身来说,其自主品牌轿车和新上马的微车,也符合东风汽车增量自主品牌增量的诉求。
据一位接近东风集团的业内人士表述,当初北汽、广汽和福汽的合作被热炒的时候,东风汽车其实也曾低调和福汽有过接触。不过和北汽和广汽一样,该项目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如今东南汽车形势再度告急,东风集团意欲出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和国内其他觊觎东南汽车的汽车集团不同,东风汽车还有一个更为有力的武器。除了众所周知的东风汽车和裕隆汽车合资成立的东风裕隆,东南汽车的持股方中华汽车也隶属裕隆集团,该公司由裕隆集团和福汽集团在1995年成立。
和东风集团、东南汽车均有深度合作的裕隆汽车,或将为双方重组,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对于东风汽车来说,重组东南汽车不仅通过资产收购扩大了产能,也紧密了同裕隆的关系。此前有传闻称,在东风裕隆签约时,裕隆和东风就重组东南汽车有过交流。
福汽或分拆自救
目前东南汽车由中华汽车、三菱汽车和福汽集团三家持股,股比为1∶1∶2。东南汽车的股东构成一开始就决定了其股权纠葛难以厘清的复杂局面。
在东南汽车的三家股东中,中华汽车是由裕隆集团和福汽集团合资组成的企业。在福建省提出建设“海西经济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福建为数不多的大项目,两岸合作的东南汽车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色彩。台资的加入令本就复杂的股比状况更加难以厘清。
三菱汽车一直努力通过增持股份来得到话语权和更大利益,然而目前我国汽车合资企业中有外资不能超过50%的规定,台资也属于“外资”的范畴。三菱集团若增持,必然是分中华汽车的那一杯羹。而作为两岸合资典范的东南汽车不能单纯从资本角度来决定其战略走向。因此三方股权问题一直搁置,三菱集团眼看增持无望,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其避走广汽也在情理之中。
福建地方政府对东南汽车重组或自主发展的路线一直游移不定。然而无论是筹划重组还是坚持自主发展的道路,股权纷争都是东南汽车必须首要扫除的障碍。业界一致认为股权纠葛是导致东南汽车丧失黄金发展机会的主要原因。在多次试图增持股份增加话语权失败之后,三菱集团就曾明确表态,“无论在技术投入上和产品布局上,作为小股东都不会有持续投入的动力。”
在今年汽车市场大滑坡的背景下,东南汽车自身提振乏力,如今又面对被合作伙伴三菱边缘化的步步紧逼,何去何从的确考验着福汽集团乃至地方政府的智慧。其股权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上述三菱高层向本报记者透露,为了解决东南汽车复杂的股权问题,福汽集团拟“分割”东南汽车。
在这项计划中,福汽集团将东南汽车一分为二,分别和三菱汽车以及 “中华汽车”建立股比对等的合资公司,以此改变东南汽车被两个股东边缘化的趋势。东南汽车的现有工厂以及规划中的新工厂,将分别属于未来的“中华”合资公司和三菱合资公司。
他还透露,“中华汽车”已经同意了这项“分割”计划,而三菱汽车尚未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