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课堂

支教队员们与学校师生的合影
支教队员们走访农户家庭
2011年7月9日至7月21日,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毕节开展支教活动。此次活动,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利用暑假的时间,到贵州毕节进行支教。
山路颠簸,不挡热情
这次支教团队要去的阴底乡对河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西南部,距离毕节市区60公里。11人历经2小时的山路颠簸后,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并且,受到了礼遇——对河小学270多名师生手举小红旗夹道欢迎。
在这13天里,这11位在城市里生活的大学生,吃住全在村里,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支教队员们带来了大量的文具、糖果、小礼品,还有在学院教师帮助下募得的课外书。看着一脸淳朴的小学生与村民们,支教队员们很是温暖。
帮助学生,快乐自己
对河小学是全村仅有的一所小学,许多小学生上学需要走几公里的山路。队员们住的地方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当实践队员还在洗脸刷牙的时候,学生已经三三两两往学校奔去了。
11位队员根据自己的特长准备好了教学课程,为50名小学生讲授了诗歌、英语、美术、科技、音乐等课程课,还组织开展了生动活泼的集体拓展活动,比如趣味运动会、联欢会等娱乐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拓宽了小学生们的思维,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来之前很紧张,从来没当过老师,没有经验。我开展的‘我心目中的家乡’儿童绘画课,通过引导儿童绘画自己的家乡,也许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我对自己还是挺有信心的。”实践队员章陇源说。
大手小手,友谊深厚
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当地小学生们表演了舞蹈、歌曲、小品、互动游戏等,展示了教学成果。支教队员们也为学生们送上了精彩的节目。支教活动以联欢会的结束拉下了帷幕,小学生纷纷与实践队员们拍照,并写下了一张张感人的留言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还要了老师的联系方式。队员们要走的时候,小学生们都依依不舍,有些还落下了感动的泪水。
队员们在舍不得学生的同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走出去。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还在对河小学设立了助学金,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
本次支教活动在毕节地委党校、毕节地委教育局、共青团毕节市委以及对河小学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支教队员们都表示提升了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希望这次的支教活动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