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宽敞办公室、可随时调用的专车,履新不到一周的铜仁市副市长曹鸣凤与江口县副县长王涛还有些不太适应。他们说,这与过去的科研工作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近日,铜仁地区进京广招博士后挂职副县级干部一举,在各界聚焦的目光下有了新进展。曹鸣凤和王涛等数十位博士后在历经多项考评、审查后,其中11人将于本月陆续到岗就任。
高知人才如何适应从“博士后”到“副县级”的环境变化;如何调整因角色变换带来的心态波动;怎样在“高学历人才未必适宜从政”的质疑声中施展拳脚?
我们走进铜仁,走近两位刚上任的“博士后县官”,试图通过与当地政府和博士后们的交流,展现这11名博士后铜仁从政的动机、心态,以及他们已经或可能带来的种种变化。
用学术办实事的愿望
“我希望用严谨态度与专业学识,做一些能让百姓获益的实事。”
“多年苦读后是工作、经商,还是继续搞学术研究,我都想过,但目前的状况自己一起拿确实没想过。”2010年,中科院博士生毕业的王涛进入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为博士后,当时他只是希望以后能将自己的专业学识合理运用到实际工作。“谁知一次高端招聘会,让我成了‘王副县长’。”出生于“80后”,今年30岁的王涛对角色的变化还有些不适应。
刚到江口县一周,王涛还在了解县里的基本情况,“我在努力记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每一张脸,以便今后工作的开展。”这对他并不容易,过去在研究所只埋头搞科研,不需要与这么多人打交道。“他们也积极给我汇报,不,是介绍情况。”王涛对今后在岗位上一展抱负充满信心,“我希望用严谨态度与专业学识,做一些能让江口县百姓获益的实事。”
2008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建筑学都市环境工学博士”曹鸣凤,并不太担心自己的“实战能力”。身为日本亚洲环境学会首席研究员的她,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曾在日本、挪威、法国等国,与当地企业一起开展工作,还帮助沈阳市开展过“集中供热住宅引进节能系统的实证项目”,为当地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这些年一直在外面跑,也为一些企业工作过,所以我并不担心不能适应这份新工作。”曹鸣凤寄望自己在铜仁副市长这个新挑战中,能将专业知识与过去的实践经验发挥出来,为铜仁的发展多尽分力,“尤其是与城市建设、规划相关的工作,这是我最擅长的方面。”
施政一方的诱惑
“如果想要高收入、大房子、好车子,凭借自己的学历和经历,完全可以去跨国公司、企业工作。”
“在古时,读书人十年寒窗,就是为了考取功名,施政一方。这样的机会当然也对我充满吸引力。既然选择从政,我当然想做出成绩。”曹鸣凤说,她多年来所学的专业,就是要让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让城市更加漂亮,让看不见能源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更符合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她看来,从政可能是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最佳平台之一。
曹鸣凤认为,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城市管理、规划中来,给城市里生活的人们带来更好的环境和更多的便利,才是自己此行的意义所在。如果想要高收入、大房子、好车子,凭借她自己的学历和经历,完全可以去跨国公司、企业工作。
对此,到江口县挂职当副县长的王涛也有同感,他说,书读到博士这个层次,很多人都会将事业重心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但这只是一种选择,不少高学历人才也希望尝试科研以外的新挑战:走出研究所,到社会上做事。
“我研究的主要是农业和土地规划,我想利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江口县开展工作,把理论用于现实之中。”王涛说,这是他在挂职一年的时间里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