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旅程从上飞机的那一刻其实就开始了。
320的舒适程度跟777不在一个档次上,不过反正只是3小时不到的路程,也没有必要做太多抱怨。空姐不是很漂亮,应该是没整过容(我怀疑韩国整过的都已经去拍戏了)。
亮点出现在机餐。倒不是出现了传说中的泡菜或酱料,食物本身平平无奇,却非常惊喜的发现餐具都不是一次性的。除去不锈钢的叉勺,连主食的容器也是陶瓷质地的,虽然重,不过感觉相当环保,这一点很加分。
而根据后来在首尔的用餐经历,几乎所有的餐馆都没有使用一次性餐具。虽然用惯木质筷子的结果是每每都把金属筷子使的像超重的兵器,但那种身材扁扁泛着冷光的餐具,是一座恪守环保的城市给我的最初印象。
那么当我还处于“恩,首尔的节能环保还真的很不错”的认同中时,正从仁川坐机场铁路到金浦然后换地铁这么一路还算顺利的到达酒店附近的杨坪地铁站。下了地铁想着马上就能扔了行李去玩,就算开始没有什么特别期待也被『旅行中』的特殊心境给带动的稍微雀跃了起来。而看着出口指示准备出站时——
当时我就震惊了!
没有自动扶梯!只有台阶,不带坡道的台阶!转了一圈除了残疾人电梯只有冷酷的台阶而已!像我这种甩着手都喜欢乘自动扶梯的人,居然现在要背着包拎着行李从B3层走到地面!
“你至于这么节能环保么你!”
好不容易快爬出站的时候我连冒充残疾人的心都有了。其实不用冒充,这这种环保型设置绝对有让人“下车还是正常人,出站已经变成残疾人”的潜质。下次回家往下走的时候,我决定把箱子直接往楼下扔...就当托运了。
后来几天每天转了N次地铁,发现每个站的情形都差不多,除了残疾人电梯,自动扶梯就某些站有,基本还是台阶为主。而有自动扶梯的站,也并不是每层都有,那些B5、B3层的地下铁,可能隔一两层来一段自动的,却很少有可以一路享受到地面的。难怪韩国人看起来都满苗条的,天天运动果然还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忍不住要质疑,在钟路三街也不知道乙支路三街的某个站,为什么连平走的地方都有机场一样的自动传送带,而上下楼却没有自动扶梯?!鬼才相信平的比较省电- -凸
不过总的来说韩国的地铁还是比较值得称赞的,每个站都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总能给点小惊喜,而设计也大多跟这个站附近的设施有所关联,比如景福宫站的出站路线就一路布置了一些伪古董和书画灯箱,看上去也有了点历史味。而甚至还能在地铁里找到那种看上去很文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