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时节,我到普定县猫洞苗族仡佬族乡参加当地举办的“数功拢”(苗语,意为“庆丰收”)艺术节。
在艺术节的演出中,一个身着青衣长衫、长着银白山羊胡须的老人拉着“四胡”,又唱又跳,带领着几十个苗族老少在舞台上下欢跳高唱着……
老人的一招一式是那么潇洒自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令我印象深刻。
二十多天后,我又一次与摄友到普定县猫洞苗族仡佬族乡佑奋村采风。
还是上次那些有突出表现的苗族姑娘在进寨门口处摆设“拦路酒”,那个银白山羊胡须的苗族老人却在指挥调度敬酒队伍迎接我们。
他仍是那么活跃,拉着“四胡”迎接我们进入猫寨。
我的镜头对准了他,从拉近的取景框里,我发现他那拉“四胡”的双手居然没有一个完整的手指,可“四胡”传出的琴声却是那么悠扬婉转动听。
我惊呆了,用眼光从上到下仔细地扫描着这个老人,又惊奇地发现老人不仅没有完整的手指,甚至连双脚也没有前脚掌,却在又拉又唱又跳又笑,一副欢乐状。
老人告诉我们,他名叫谢国高,今年65岁,当了18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因为年事已高,2004年退下来不再担当村干部,佑奋村的人们称他为“老支书”、“寨老”。
通过深入采访,我得知他因为有先天性残疾,所以他从小就尽力克服身体缺陷,努力去做,当然他比别人要费力许多。
正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与磨炼,谢国高从小就什么活儿都努力去干。
1980年至1984年,他当上了村支书,1990年他又再次当选,一直连任到2004年62岁时才退下来,但他仍然负责组织村里的文化宣传。
作为一个先天残疾的农民,谢国高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顽强的毅力,在村里树立起榜样:正常人能干的活,他也能干;许多正常人做不了的事情,他却做得好,不得不让人心服口服。
自从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虽然他已经不再担任佑奋村干部,可他仍然热心村里的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
如今,佑奋村的大人小孩个个能歌善舞。
在普定县猫洞乡佑奋村,谈起谢国高老人,村民们总是亲切地说:“我们村里的老支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