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国际   图看天下  教育  教育动态  高考   旅游  民族风情   旅游景点  健康  快讯  美容  心理   房产  楼盘  
土特产  求职  招聘   名企   汽车  修理     财经 要闻 金融  基金         文学 小说 诗歌  人生    奇闻 评论 博客  公告
   资讯中心: 国际  | 国内  | 民族精英  | 红色之旅  | 彩瀑人生  |  万峰林神秘之境  |  小七孔  |  苗乡侗寨
  你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杂谈人生 > 正文
 
怎样走好文学路*通俗易懂好文章
来源:2006年夏《窗口》杂志     作者:韦安礼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1日 09:34:06     
 

        

 

 
怎样走好文学路*通俗易懂好文章
 
作者:韦安礼    文章来源:2006年夏《窗口》杂志    点击数:5319    更新时间:2006-9-29
同仁们:
受你们文学社负责人韦元龙的邀请,叫我来这里讲课。
我认为我没有讲课的水平,所以不叫讲课,只在这里和大家交换一下个人的一些想法,不一定适合你们的需要,仅供你们参考,千万不要把它当成套路走。
文学创作是取决于个人的爱好,底毅、能力、储存和才华的展示,而不是听了谁讲了一次课,听了谁的创作经验介绍,就能把文章写好。
只有走自己的路的人,通过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这样的人,才能最终进入文学殿堂。
好了,书归正转,我们来讨论一下怎样走好文学路,这个题目,我的观点是:通俗易懂才是好文章。
先讲一下,怎样走好文学路,再讲为什么通俗易懂才是好文章?
一、怎样走好文学路?
我的经验告诉我,换句话说,回头看一下几十年来我能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有如下原因:
(一)有冲动,有冲劲,才能有四不怕。即:
1、不怕闲话拦路。要搞文学创作,象我这种生在“贵州西藏”的人,地方经济文化落后,眼界不宽,祖辈是文盲,老农民,自己文化底子薄,要搞文学创作,有人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在这个时候,你要把它当成耳边风,让它左耳进,右耳出,一点不让它停留在你心上,坚定地在自己选定的这条文学路上走向前去。对付这样的闲话,我的态度是:闲言碎语来拦路,犹是泥蚯藏污浊。等到日出水退尽,看你泥蚯是何物!”
2、不怕笑。刚写文章,难免有不足之处,这样,有人会笑话你。尤其我是从搞民间文学民歌起家的,对民间文学,偏颇的人,总是斜眼相看。
这里,我要引述我的文学老师,著名作家苏晓星老师的一段论述。他说:“我们曾经热心地谈过,无论如何,作为局面文学的基础并哺育过书面文学产生和成长的民间文学,仍然可以供给当今文学创作的养料,但是鄙视民间文学的人总是不相信。他们虽然承认以加西亚·马尔克思及其名著《百年孤独》为代表的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由于得到过民间文学的助力,从而产生过高峰和高潮,却不相信这种奇迹会在中国出现,由于这样的原因,他们视民间文学与当代文学水火不相容,甚至认为当代文学如果离开民间文学越远,其规格和档次越高。实则这已是走入了自己造就的死胡同,尽管另有出路也不愿回头,这一点,只要仔细研究他们的大作就可以知道。因此,我们对象安礼这样的有意摄取民间文学使创作得以更新的作法,始终是欢迎和肯定的。
3、不怕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注重文学创作,可能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就是弱势(天才除外),包括错字在内。都会难免。我在作《金三角》编辑时,有一个有成就的作家,他的文章错字连篇,但他文章意境好,构思巧妙,这样的文章,不得不发,把错字帮他改了,就成了好文章。
当然,讲到错,我有亲身经历。在大学时,我写了一篇散文叫做《谭达先老师》,中文系的一个姓裘的汉学老师的串通下作为毒草拿到系里和全校批斗把我往死里整,但我没有就此罢笔,仍然想写就写,因此还常帮助一个姓罗的同学(他现在省里机关工作)修改他的诗歌,拿到《南日报》上去发表。
有人说我憨,我也承认我憨。这不是我觉悟高,而是朦朦懂懂的。你说这不是憨是哪样?所以我讲我不怕,不是革命者的那种精神,那觉悟,而是憨得有点象鲁迅笔下的孔乙已。
4、不怕压。搞业余创作的人,水平高的领导,有远见而不自私不整人的人,他们说你是在为社会作双重贡献。如果是武大郎式的领导和妒嫉你爱整人的人他们就谈你不务正业,处处找叉子和你过不去,有机会就整你。我在宣传部工作时,办墙报,有一空白我把1976年在贵阳大营坡走路时,听到毛泽东主席逝世的噩耗写成的诗,补在这个空白处。结果,党校的校长背着人把这诗抄下来,向军代表县革命委员会的主任(现在的党委政府一把手)汇报。这个鲁夫主任就组织县机关干部批了我一个星期,直到十天后,即1976年诗在贵州日报副刊发表了,他们才放过我。
5、不为利也不为名,只为自己想做的事,笔耕不停。
我国代表县革委员会主任组织批判后,好心朋友上门来劝我,叫我不要再写了。他就是看到那个党校校长抄我被告黑状的,要不我被批判了还蒙在鼓里,是的那时写稿,稿酬是一本毛主席语录或贵州日报采访本一个。好心的朋友说:“又不得钱,还担大风险,不定算了。”好心的劝告,我接受,就是“屡教不改”。真有点:“砍头如同风吹帽,再过廿年是汉子”的牛脾气!
(二)要尽量把根子扎深
怎样才能做到尽量把根子扎深呢?
1、多读书。“书怕遗忘还再读”,我大学毕业,带回家的不是衣物财宝,而是几大纸箱书,托运费都花了百多两百元。
工作后下乡,一张单人床,一半从头到脚堆着书,一半是睡觉的地方。家搬了多次,别的东西可以甩掉,书一本都舍不得甩,有时自己忙了,顾不了整理书,一些书和资料被家人丢失了,可惜万分。如我在工作队自编自刻,自印、套色、套图的小报《号角》,从公社带到区带到州,从政府宿舍搬到民委宿舍都还保存,从民委搬到花月就丢了。赵雪峰说:“太可惜了!”我说:“十万分可惜!”所以,我家寒舍虽小,书房却留有空间。女儿的同学到书房一看,惊喜说:“这才是真正意义的书房!”
书多不是摆样子,而为了读它们。
2、读好书“好书悟信三更目”
人生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有,尤其是我们这些万精油干部的业余作者,时间对我们来说太紧太紧,对“寸金难买寸光阴”体会更到位。要工作,要写作,要读书,只有拜鲁迅要时间:“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就把别人吃酒吃肉,划拳打马,吹牛拍马屁的时间,用来读书。我年轻那时有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门背后,起床就见到它,它告诉我:每天6点起床,6点至6点半跑步,6点半至7点洗漱吃早餐,7点至8点读书,8点上班。晚上写作或读书。一学生见了说:“韦叔都工作了,还这样用功。”
我读书的条件是只要是我读得懂的,我就喜欢,就是好书,而不是非要谁说了是好书的我才去读。别人说是好书的,对我来说不一定是好书。因为有的书是通过金钱引诱吹虚出来的,我认为它是迷魂草,有害无益。这样的书我劝朋友们不要上当,不要去入门,那是鬼门,死亡之门,千万入不得!
3、精读书,记要点,才会在迷雾中看见花红。
才能纲举目张。比如尼克松的《领导者》,洋洋万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但其核心只有两点:一、领导者的领导就像哲学统帅所有学科一样的深奥;二、人的一生,要能“酸甜苦辣吃过,才不枉自来到世上走一趟。
再如国家民委主任李德珠在全州少数民族县级领导干部座谈会上讲了很长时间的话,要害就是三句话。“当领导的责任,就是调查研究,制定政策,解决问题。
(三)要勤写
勤写的要素是:空灵之时不放过,无病之时别伸吟。
空,就是心无杂念时,叫空。从自己的情况出发,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超出自己环境、地位去作那些自己能力、水平达不到的东西。古人吟:“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素患难,行乎患。君子无入而自而不自得焉。位在上,不凌下,位在下,不援上(另一版本是: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居而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身有似乎君子,先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这话是说:有地位,有水平的人,他们做人标准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行事,处在富贵的情况时,按照富贵的情况行事;处在贫贱的情况时,按照贫贱的情况行事;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时候,就按照边疆少数民族的习惯行事;处在患难的时候,就按患难时的情况行事。有地位,有水平的人,他们无论何时何地,心情都是愉快舒心的。这样的人,领导别人时,不欺负群众,受别人领导时,不去攀护上级,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会埋怨。他们上不怨天,下不背着别人说别人的坏话,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不正派,没有水平的小人,才会偷鸡摸狗拉关系走后门。这是他们侥幸心理叫他们这样做。孔子说:“做人的道理有些像射箭的道理相似射不中靶,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责怪外界。
这话,我认为,对我们写作的业余作者来谈,也是适用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要保持一种正常人的心态,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写我们身边的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如果你积累的经验丰富,材料充分,又有能力和水平来把握超越你所处的环境以外的人和事,你去写他也是对的。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你有多大力,就搬多少砖,不要超越自己写了稿。寄出去没有被刊用,不要怨天忧人,而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改进,就能实现我们的理想。不是这样,你怪这怪那,不作努力,就会半途而废,虚度年华。
灵,是指灵感。写作的人通常受讲灵感。在这里说的灵,就是指灵感这个东西。凡是有灵感时,你必须要立即动手写作,不要放下,放下了,事后去写,就过了火候,就不会有好刃。
我们州的老革命,原州政府副州长赵良相,是北方农村人,因家贫寒,读到小学就辍学,十多岁参加革命后,就爱上诗,学写诗,几十年一直勤奋耕耘。最近出了诗集。就是靠勤奋,灵感来时就写。从北京回贵阳,在火车上就写了三首。
还有省农委的一个老人家,女,布依族,她叫陈化冲,五十年代毕业于贵州民院,也是走到哪里,有感即发。因工作忙而不能坐下来写,就写纸条揣进衣包里,晚上再作整理。晚年了,去年出了一本专著叫《繁星知我心》,将自己一生的行踪和努力留给了后代,留给了社会。
 
 
我个人也有经历,1976年,我在一个公社搞社教,把那里文体活动搞起来了,还办了小报,带动起周边的知青林场的青年积极参与活动,名震一方。因此和知青结下了友谊。我从公社工作队调县工作团时,知青知道了说什么也要请我上山去他们林场杀猪吃,以此方法欢送我。现在吃肉是件容易事,那个年代,吃肉是奢侈享受,并且是杀猪请你,不去,就不尽人意。于是我去了。可是,到了晚上,我看到他们夜晚不读书不看报,围在柴火边上吹牛喝酒,虚度年华。我很为他们担心,怕这样毁了他们求知的黄金时代,于是我连夜写了“年轻的朋友们珍惜时间吧”这样一篇散文劝道他们。
这篇散文是怎样写的呢?是睡在叶建毛的集体宿舍仰面盖着被子写的。是用铅笔用硬纸板摸黑写的,因为当时,他们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都没有油。就是把当时的激情记录下,第二天一看,歪歪扭扭的字迹中藏着真实感情。回到公社后,抄正了寄给《贵州青年》杂志(现叫《青年时代》),过了半个月,杂志寄到我手上,翻开看,那篇在黑灯瞎火的知青床上写的激情之作,尽登了出来。
这就是冲动,是灵感带来的冲动。
谈到冲劲,我还是再谈个真实例子,那是1977年,我在宣传部工作,抽出来参加县的宣讲团到各区去宣讲中央文件。在巧马区时,我灵感来了,提笔写诗,诗刚写完,就用区里的电话向贵州日报报送。
那时的电话可不象现在,要通过区里总机转县总机,转安顺专区总机,转通总机,再转贵州日报总机,才转到副刊部《娄山关》。
电话是黑色手摇电话,杂间大,声音小,打时,声音大得把区革委的瓦片好象都要震落。就这样落得一个“冲名”。但过了几天,贵州日报来了,这首诗登在了报上。那时,我还不认识贵州日报的任何人,后来成为贵州日报连续多年的优秀通讯员,到报社开会,才知道接我电话发诗稿的人叫张喜,他是刊部的主任。
“冲”,是贬意。但我认为,冲是种籽生存的力量,它不冲,就顶不开压在它上面的泥土,它永远见不到阳光和美好世界,就不会开花结果就会断子绝生。
无意之时别乱写。也就是说,没有灵感,没有兴趣时,你不要硬着头皮去写。硬要写写出的东西总是别别扭扭。这时,我认为不要写,最好是读书,到灵感来时才写,把自己在这时藏进“尽日想亲惟有石,长年可乐莫如书”里去是最好的。
二、通俗易懂好文章
大家都搞文艺创作的,搞文艺创作的,或多或少都知道中国文学史的“晋尚风姿唐讲结构,神居字后意在笔先”这样一个创作模式和规律。话的本意是讲书法,但它对写作也适应。
无论是晋也好,唐也罢,能传世文章,都是通俗易懂的,只有这样的文章,才称得上好文章。
比如宋代的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栏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份感情这份相思之情没有办法可把它消除才下了眉头,却又上了心头。
情愁的抹之不去,才稍展眉头,又涌上心头,无计可消除。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唐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长南方,春天到来的时候,就一筴筴生挂满一枝枝的树枝上,希望你看到它的时候,需多采撷几颗,因为这些红豆能慰藉人们的相思,也是最能引发人们的相思的。红豆就是相思豆哦。
宋朝、苏轼的《蝶恋花》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男儿的笑声,渐去,渐远,渐小,渐听不见,多情的,却被那无情的人若得烦闷烦恼。
还有唐·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自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收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月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
一个人在花前月下,独酌无亲,不禁举起杯来邀明月同饮,人对明月,月照孤影,一下子就变成了三个人,三个人指诗人、明月、影子。
诗人把人明月、影子都拟人化,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感情的人,诗是成三人,事实上仍是寂寞一个人,一方面是写独酌的无奈与寂寞,一方面也可看作月下独酌的自得其乐。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径,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以上是古人,离我们上千年,但今天读他们的诗,仍然是清新美丽,读而无厌,朗朗上口,这就是通俗易懂的魅力,是魔法。
近代的如:《风灯》谁家娘倪裳簿,迎着春风追嫦娥。只缘人间情难断。去去来来总蹉跎。
又如《织女》:晚饭黄昏苦菜鲜,各家团居小炉前,怜她月上三更后,有火无灯尚纺棉。
《婚俗》:
婚妁原来是仲家,亦兴媒妁也行茶。夜来返向西邻卧,还有三年才归家。
现在,也有不少好诗和好文章,读了会感人,会记住。如毛主席《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博走泥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还有七律: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再有为李俊题照仙人洞
江上一青松,锁在云雾中。
寻常看不见,偶尔露真容。
 
还有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游,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边。
而气势在末尾两句,以表达诗人的安闲与大度——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再看土家族女青年新秀诗人黄华娟的《恋曲》,她是这样写的:
是谁的吉他声忧虑的响起,
是谁在黑暗的角落里哭泣,
又是眼泪,又是唏嘘,
在欲望与徘徊之间,
激情燃烧的梦,
淡如冷月冰霜,
看牛郎织女隔河相望,
听孟姜女哭倒长城,读梁山泊与祝英台。
谁能帮我启开我思想之锁,
点燃早已封尘的思恋。
 
再如香港诗人孙重贵的《人生》
人生是流星一颗,
匆匆划过历史的长河。
少年是诗,
青年是散文,
老年是小说。
是火就要燃烧,
是光就要闪烁,
是剑就要出鞘,
是海就要扬波。
 
来无牵无挂,
去欢欢乐乐。
假如我也有墓志铭,
那就请刻上两个字——拼搏!
人们对昙花一般都怀有不好的印象,可他在写昙花时,就改变了常人的看法,给了她靓丽的一面:
不求永恒,/只求灿烂。/编织一个美丽的梦,/匆匆嫁给多情的夜晚。
刚披上洁白的婚纱,/就踏上了死亡的门坎。/追求的已经拥有,/何苦争生命长短。
不妒忌山茶红梅,/不羡慕芙蓉牡丹。/那凋谢的香魂,/悄悄与泥土为伴。
还有1980年何仕光写的一篇小散文,叫《油菜花开》。那时何仕光还不出名,还在遵义梨花屯住,他的文章登在贵州日报的不显眼的地方,但文字流畅清丽,读后能记,当时我以为是个老翁的佳作,后来83年他跟蹇先艾老主席到花溪写作笔会讲习班来,经介绍,才知道他不是老翁,而是四十左右的人。文章确实可读。
至今,我还记得那篇文章是这样写的:
油菜花开,千朵万朵,千株万株,在眼前,在天边,象大遍大遍的阳光,象大遍的火焰。开花不是装点,所以胜过装点。
有人说桃花争艳,李花素雅。也任随他便,在我看来,油菜花开,才是春天……
何仕光初写此文是,打算用韵文体写完,写着写着,就离了韵文,所以,开篇读来朗朗上口。当然后来的两小段也同样是好文章。只是时间关系,就止打笔。
我还要讲的是,我们州的多数作者,如杨远康、赵雪峰、黄正书、万华超、韦元龙、孙淑静、柯戴虹等人的文章、诗歌绝大多数是通俗易懂的,这里,特别要说的是杨远康、孙淑静他们的文章最贴近生活,有韵味,耐读。
作者简介:韦安礼,男,贵州作协会员,原黔西南州文联主席,《金三角》文学期刊主编,世界华文诗作家会员、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员,现为《当代教育》副主编,散文《天安门看龙》入选《贵州新文学大系》。)
 

  相关阅读:
0
 
频道阅读
暖心妈妈坚持手绘书信 “陪伴”求学的女儿
·关于各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设置情况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考生如何应对新高考
·贵州省高考第一批本科录取结束 北大清华录
·让寒门学子入学无忧!2016高校学生资助政
·德江县2名教师在铜仁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选
·贵州省高考志愿今日补报信息 一本尚有238
 
传中石油管道资产将
威门药业举办新春年
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
广汽丰田出方案补偿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新闻排行
·惊爆!八省市游客到贵州免100天门票
·中国龙网、窗口网融媒体赴兴义万峰
·韦元龙创作简历
·未名湖文学社韦元龙(图文)
·走进春天,走进诗歌 --2021第三届“
·王坚:坚持你相信的事,相信你坚持
·滑天下之大稽,权力是人民赋予你抓
·强健中国“芯”
·兴义对危险驾驶“零容忍”
·小罐茶干货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谨防诈骗
老人脑部受伤 经抢救已脱险
店福利院领导赶到区 交纳了医药费
   八卦资讯
IS袭击利比亚东部油
李克强视察棚户区:
山西吕梁副市长张中
人参泡入60度白酒中
习近平2016年首次国
周永康子侄违规开发
版权声明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版权所有:世界华人华侨精英联合会 广告总代理:贵州元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兴义市龙腾文化事务所
报社地址:贵阳市中华北路众厦大楼八楼 热线电话:0851-86838086 0851-86871808 投稿邮箱:3237866@163.com网站备案:黔ICP备10200785号
新闻广告热线:15285451888 工作QQ:624554591(龙歌百越)
常年法律顾问 贵州博文律师事务所 李兴武 律师 手机:13885026100,工作QQ:1380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