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尽管眼下的气候阴晴难料,距水城县新县城双水12公里的董地工业园区建设丝毫没受影响,拆迁、平场、细节上的规划、布局依然紧张有序地进行,总规化36平方公里的园区,一期的20平方公里已经分4个版块进行施工,三纵四横的主干道公路正从图纸转移到这片热土上。
园区内,现有企业双元铝业、盛伟焦化厂、兴利焦化厂、宏权化工厂、盛宇焦化厂、仙劲锌厂、正鑫锌厂是园区内“老住户”,这些企业的年产值已经达到33亿元。董地工业园区使出大手笔,将重点引进国内外高端技术和循环经济产业、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力求建成水城重要的产业集中区。
该园区在建设中注重细节布局,园区一期规划高精产业生产区3平方公里、汽车和机械制造3平方公里、循环经济产业区2平方公里、居住区1平方公里、绿地面积3平方公里。
工业园区建设“不仅要老瓶装新酒,也需要新瓶装新酒”。为了让董地工业园区的建设规划到位、布局到位、协调服务到位,水城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35名优秀干部进驻董地;组建了水城县宏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搭建了投融资平台。
到目前,已经有4大新型项目签约落户董地。中国青年汽车集团新建年产6万辆卡车和其他车辆系列产品、汽车零部件加工项目,预计今年8月底可以进行生产;粤黔电力集团牵头的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今年8月就能进场开展前期建设工作;博罗冠业电子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建设500条高压电子铝箔生产线,6月底进场建厂;双元铝业二期项目,园区已经为预留地平整场地,6月底交付使用。
园区内拆迁农户涉及2000多名青壮年失地农民。青年汽车集团已经确定42名当地农村青年,作为首批送出去培训的技术工人。董地工业园区干部范伦说,水城也将利用就近的职业技术学校对失地农村青年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把园区内青年农民变成园区的产业工人。
展望园区的前景,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水城县委书记杨龙政兴奋地算了笔账:“铝产业在董地实现了铝箔生产,仅铝箔一项,年销售收入就能达到100多亿元。”董地就真正成为了贵州重要的铝产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