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靓丽的红色旅游风景线
——安顺市王若飞故居见闻
在王若飞故乡安顺市,王若飞的名字妇孺皆知,在当地,以王若飞的名字命名的道路、广场、小学等等,骄傲地向游客展示革命烈士的风采。
最近,历时3个多月,经公众投票评选,王若飞及王若飞故居分别成为安顺八大名人和市区八大景点之首。
王若飞故居纪念馆免费开放3年多来,参观总人数达到33万余人,有时一天游客超千人,王若飞故居纪念馆成了省内外众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重温入党誓词,新党员入党宣誓的最佳选择。
若飞小学的学校原为安顺市第三小学,建立于1928年,紧邻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王若飞故居。多年来,依托若飞故居,深入推进德育教育,多角度地进行以若飞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全力打造红色校园。该校校长胡旭说:“学校更名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与王若飞故居仅一墙之隔。安顺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一所用革命先烈名字命名的学校,对打造安顺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安顺旅游形象,增加红色旅游内容有着积极的作用。”
王若飞,贵州安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著名“四·八”烈士,1896年10月11日生于贵州安顺城北,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豫陕区党委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江苏党委省农委书记。1927年5月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1931年任中共西北特区委书记,在延安时期历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长、宣传部长、十八集团军延安总部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党务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1945年8月王若飞作为中共代表团代表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著名的《双十协定》。1946年4月8日,王若飞乘飞机回延安请示汇报工作,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时年五十岁。
“每年的4月8日,都会有很多群众自发到王若飞故居来缅怀他,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王若飞纪念馆馆长李茂说。
近年来,安顺市不断推进红色旅游的开发。投资修缮的王若飞故居纪念馆已成为一道靓丽的红色旅游风景线。同时,安顺市积极打造泛黄果树旅游圈,通过修建旅游连线,把黄果树、天星桥、郎弓、木城河、花江大峡谷、关岭国家地质公园、坝陵河大桥等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黄果树旅游交通环线。打造大屯堡旅游区。紧紧抓住世界唯一性的屯堡文化资源,把天龙、大西桥、七眼桥、旧州、双堡等地的屯堡村寨,以及九龙山、天落湾、宁谷汉墓等资源整合起来,打造大屯堡旅游区。打造城市旅游带。注重保护、传承与开发相结合,把贯城河沿线的王若飞故居、合和桥、三台湾、谷氏旧居、清真寺、文庙、清泰庵、武庙、东林寺等连接起来,打造城市历史文化、休闲娱乐、商业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带,形成全省的“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