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彰显发展活力
——大方县抓党建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侧记
和谐发展“五连冠”
如果以获奖次数检验一个地方的工作业绩,大方县近几年可以说盆满钵满:从2006年开始,连续5年获得毕节地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和多个单项奖,并于2009年获得了全国先进文化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殊荣。
荣誉是工作的一面镜子。行走在大方县的城市和乡村,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工业园区日新月异,城市发展提质扩容,农业产业调整、特色集镇、生态家园、旅游文化产业等亮点频仍。在这个有着悠久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资源的地方,巧借西部大开发和中央、省持续关注毕节试验区发展的东风,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中不断突破观念瓶颈,创新发展思维,以奔跑的姿势,在跨越发展的路上奋力追赶、超越。
数据显示,2010年,大方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同比增长47.5%;完成地方生产总值67.13亿元,同比增长14.63%;完成财政总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52.8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100元,同比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3302元,同比增长17%。今年1月至5月,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130%;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个,签约资金300多亿元,到位资金20.2亿元;财政总收入7.6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数的53.3%。
问渠那得清如许?大方县委书记卢林说:“群雁高飞头雁领,龙头舞好龙身动。靠抓党建促经济,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通过选好干部、配好班子,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伯乐选马”出新招
谋势方能布局。在东企西进、国家产业政策向西部倾斜,毕节试验区是各级各部门重点关注对象等良好政策环境下,大方县决策层确定了“重大项目拉动、招商引资带动、城镇经济推动”的发展思路,向上拼争项目,向外搞招商引资,对内抓项目落实,谋取工业经济、城镇建设、生态文明家园、旅游文化产业等的全面发展。
发展思路确定了,干部是决定因素。为此,大方县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各项工作发展的龙头抓好抓实。
2006年,大方县借助换届选举之机,从配备乡镇领导班子入手,创新选拔干部机制,选好地方经济发展的领头雁。一是变神秘为公开,用好的环境选人。变基层干部“我要知”为组织部门“要我知”,认真落实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二是对承担干部考察的队伍变“随意”为“随机”,通过集中组织培训,临时抽签选择确定考察乡镇,最大限度地实现干部考察中的公平。三是变“上访”为“下访”,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县委几大班子领导成员纷纷深入乡镇,分别与400多名乡镇领导干部进行零距离接触,基本做到与各乡镇在家班子成员人人见面、个个谈心,为客观公正地选拔使用干部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四是变传统为现代,从纸张加口头汇报的方式走向多媒体系统上会讨论干部人事任免,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五是变等额和差额,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了新的途径。
选拔干部的制度创新,使一批思想好、作风正、业务精的干部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形成“九牛爬坡共同给力”的良好态势,成为各项工作出新出彩的不竭源泉。
“赛场选马”树新风
2010年在乡镇党委书记的选拔任用上,大方县将六龙镇、百纳乡作为“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试点,积极探索选人用人的新机制。在公推直选过程中,候选人需要在党员大会上进行竞职演说,党员大会采取差额直接选举的办法,当场投票、当场计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全体参会党员共同参与见证选举过程。据大方县委组织部介绍,经公开报名和资格审查,共有14名符合条件的干部参与这两个乡镇的公推直选。在参加六龙镇公推直选竞职演说中,38岁的汪石以301票当选六龙镇党委书记,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你不做事、做不好事,哪个选你!”
大方县在试点探索干部选拔任用新机制上,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只是其中一个层面。近年来,该县还积极探索开展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工作,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选拔村级后备干部。2010年,大方县羊场镇为了选齐配强村级班子,通过笔试、面试、考察考核等程序,在全镇范围公开招考村主任助理、副支书助理。在第八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中,大力推行“公推直选”、“两推一选”、“海选”等民主选举方式,积极探索“跨村任职”的有效途径。全县实行“公推直选”的村56个,“两推一选”的295个,实行“海选”的99个,“跨村任职”的26个。
2009年以来,全县共提拔重用干部186人,面向全县、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干部12名,提拔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17名、少数民族干部46名、非党干部18名、妇女干部26名。
筑牢堡垒出动力
大方县有358个基层党组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条针”,如何才能发挥堡垒作用?该县找准了问题的症结,提高干部待遇,改善办公环境,努力做好基层组织各项工作。
2011年,大方县将村级办公经费从2008年每年20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上,历任村干部补助从2008年每年60至180元提高到500至1500元,村干部报酬从2008年每月450元至480元提高到750元至850元。2010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累计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129个;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在全县34个乡镇、358个村(居)规范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方便群众及服务对象办事,提高办事效率和群众满意度,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与此同时,大方县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不断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近年来,新授牌命名“五好”基层党组织235个,评选表彰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143名、优秀党员208名、优秀乡、村党组织书记19名、优秀年度村(居)干部251名。
今年,大方县下拔基层组织建设专项经费1000万元,着力打造党建精品点示范服务基地。目前,全县已培育打造了羊场镇桶井村、达溪镇冷底村、大方镇对江村等党建经济综合精品示范点,共计创建党建经济综合示范服务点51个、“三创三强”示范服务基地132个、县乡两级基层党建和创先争优示范培育联系点83个。联系帮扶困难党员群众1409户5636人;县乡各级领导干部共帮助基层争取项目112个,协调资金7699.72万元,落实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1398.485万元,为基层办理实事1794件,解决突出问题24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