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包谷变果园 农家乐里笑声多
天保工程助推贵阳林产业
金黔在线讯 5月27日,记者来到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清清的青龙河边古榕树下,“古柏鱼店”农家乐老板陈华平自豪地说:“自从实施天保工程以后,我们这里山变清水变绿,满山包谷林变果园,一年四季都有城里人来休闲旅游。”
贵阳市天保办主任杜建忠告诉记者,自实施天保工程禁伐以来,贵阳市充分利用省会城市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市民生活需求,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立足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着力引导扶持广大群众发展乡村旅游、花卉、特色经果林等产业,取得了生态经济双赢效果。
贵阳市现有森林427万亩,整个城市被长逾70公里的环城林带包围。良好的生态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创造了天然条件。乌当区举办盘龙山“万米云梯”森林步道首游式等活动,提升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和档次。长坡岭、顺海等森林公园和息烽县南山林场、开阳县双永林场也成为广大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目的地。“十一五”期间,全市森林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55万人次。
该市还结合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农村绿化进程,使一个个集吃、住、游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村寨成为市民放松、聚会的首选之地,昔日守山护林的农民成了今日农家乐、农家旅馆的老板。陈华平开农家乐每年接待上万游客,收入30多万元,全村已开办50多家农家乐。乌当区“泉城五韵”乡村旅游精品带动了偏坡、阿栗等5个村寨的快速发展,仅去年5月避暑节期间,“泉城五韵”共接待游客6.8万人次,收入300万元。云岩区大关村借助长坡岭森林公园修建“翠枫园”度假村,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
特色经果林是都市林产业的重点,助广大群众实现了坐地生财的愿望。南江乡龙广村通过实施天保工程等一系列林业工程,全村枇杷、樱桃、杨梅等经果林超过4000亩,村民陈华洋家7亩枇杷就地销售每亩收入6000元,果园收入占村民收入的60%以上。阿栗杨梅、六广河猕猴桃、清镇葡萄……水果精品吸引大量游客,提升林业产业效益。
市林业局副局长余波强告诉记者,该市重点加快特色经果林建设,累计造林26万亩中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经济林达10.5万亩,每年为农民带来收入2.8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