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界每年都会产生“冠军”,比如2008年的王庆华、2009年的罗伟广、2010年的常士衫,但“常胜冠军”却极难实现。
“近几年私募规模急骤扩容,新人辈出,频出的黑马使常胜将军成为一个泡影。” 壹私募网研究中心基金理财师谭茵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财商》采访时表示,没有任何一个私募经理可以在任何行情下制胜,对于市场行情的不同适应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私募没有产生“常胜冠军”的土壤。
事实上,一时的拔尖也许是运气,如果能长期的稳定在中上水平,那才不失为投资人的好选择。既然“常胜冠军”难觅,我们不妨走出定势思维,去寻找那些常年能够稳定保持在年度榜单中上水平的“好学生”,他们或许就是明天的持续优胜者。
仅一只产品连续三年排名前30%
记者根据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阳光私募榜,挑选每年位于榜单前30%的私募产品发现连续三年稳定居于榜单前30%的仅一只产品——朱雀1期。
朱雀1期成立于2007年9月17日,由朱雀投资创始人李华轮掌管。2008年底朱雀1期亏损17.49%,在同期73只私募产品中位列第14位,2008年大盘亏损65.4%。2009年朱雀1期盈利77.47%,在同期151只产品中位列第30位。2010年朱雀1期盈利17.57%,在同期284只产品中位列第81位。该基金5月13日披露的最新净值为173.1元,较上期下跌0.89%,自成立以来基金累计增长率为73.1%。
9只产品连续两年排名前30%
若以2009年、2010年的榜单,有9只产品连续两年排名前30%。分别是罗伟广管理的新价值2、石波的尚雅1期、林园管理的林园1~3期、程义全的理成风景1期、刘睿的鑫兰瑞、魏上云的云程泰增值1期和2期。
其中,林园以三只产品入围,数量最多;云程泰投资的魏上云有两只产品;2009年年度冠军罗伟广的新价值2虽然未能在2010年蝉联冠军,但仍在同期284只产品中位列第32名。
从这9只产品的6位管理人出身来看,券商系(罗伟广)1位、基金系(石波、魏上云和程义全)3位,基金系占绝大比例。“基金系出身的资产管理人,在风险控制、投研流程方面可能更规范,所以业绩相对更稳定。”某第三方机构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中睿合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刘睿则是以高频交易著称,中睿合银还建立了一套量化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参数指标选出当前市场中的一些热点个股或者板块。刘睿管理的鑫兰瑞成立于2008年8月26日,2009年榜单中位居37名、2010年位居第38名;从鑫兰瑞的净值走势看,大部分时间内净值波动较小,能走出独立于大盘的平稳走势。
业绩的稳定性和投资策略有关
今年以来,这10只“稳健型”私募产品中大多数仍未能跑赢大盘,且亏损幅度大于阳光私募平均水平。根据壹私募网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30日,普通阳光私募产品亏损幅度为3.09%。记者统计这10只阳光私募基金4月份披露净值发现,仅有林园1期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收益率为1.31%,其他均为亏损。
其中新价值2期、理成风景1号、林园2期和林园3期的亏损幅度高于阳光私募平均水平。林园3期以11.19%的亏损幅度垫底,接下来是新价值2期,亏损幅度为9.87%。
“私募业绩的稳定性主要和投资策略有关。”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乐嘉庆对记者表示,在大家都采取长多策略时,仅依靠仓位就很难避免系统性风险。“创业板、中小板今年以来跌幅巨大,私募产品业绩波动10%左右也比较正常。”
谭茵则建议投资者从以下几个指标来挑选业绩稳健成长的私募产品。
第一,私募公司的发展阶段。私募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业绩表现各不相同。一般而言,私募公司在初创时期,出于创品牌的原始冲动和团队的热情与合力,产品的业绩具有相当的成长性和一定的稳健度,投资者获取受益的概率更大一些。
二是私募管理人的投资理念。当前私募管理人可分为自上而下做行业配置或是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一般而言,做行业配置的阳光私募大多数是偏向于稳健性,而精选个股的押宝式的私募则偏向于激进。
最后是过往业绩的表现。多数阳光私募为了达到营销的目的,一般都将自身定义为价值型、稳健型的私募,那么如何辨别,就看过往业绩,业绩表现是最真实的。谭茵指出,在考察过往业绩的稳健性时,建议投资者用最大回撤率作为参考。“最大回撤率是衡量基金净值运行稳健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认为,稳健型私募的最大回撤率一般在1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