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黔在线讯 缺乏流动资金、资金链条断裂、银行融资困难……为打破这些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黔南州整合政府、民间资金,为企业发展铺路。
以前,只要一入冬,独山县麻尾工业园的铁合金企业老板们就开始忧心。“10月份的电费是4毛2,12月份就涨到5毛6。一台炉子生产一天仅电费就多花3万元。”独山钜盛冶炼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建伟道出大家难题,为保证资金链不断,即使价低我们也不得不将产品出售。
现在他们可以放心生产,把产品等到市场紧俏时再出手。2008年,县经济担保中心与供电局共同开发了“电费免费质押担保业务”,提出担保以十天为限,一台炉子担保80万元的电费款。独山商贸物流公司帮助企业在原料端和产品端提供质押解决流动资金困难。受惠于这种担保模式,2009年,受保护的15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0056.7万元,实现税收2215万元。
在产品经营、建筑装修、烟酒副食、废品收购、饮食服务、土杂、百货、种植养殖等行业,企业少则五六万元,多则近百万元的资金缺口补充上,也能见到融资、担保企业的身影。
2005年,在政府出资20万元的基础上,注册资本32万元的福泉市商惠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并开展运作。“我们可供选择的客户基本上都是银行不愿自主受理的中小企业和工商户,绝大部分资信较差或没有足值有效的抵押物,但是这一笔资金就有可能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公司董事罗建华介绍:“我们着力于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果信誉好、生产稳定、有市场的中小企业,我们会认可担保贷款。”
随着政府的引导和多方资金的整合,今年商惠担保公司注册资金达1000万元,与合作银行间的担保贷款存放比由原来的1:1提升到1:5,最高担保贷款额也能达到100万元。截至目前,公司累计为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担保265笔贷款达3206.9万元。
据黔南州工信委统计,目前在黔南解决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渠道,主要有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全州注册登记并正常营业的担保机构有13家,注册资本2.3亿元。截至2010年10月31日,共累计担保1583笔,担保金额4.3亿元。全州共有11户小额贷款公司获准成立,吸引和募集的民间资本有2亿元,现有资产总额为2.02亿元。共计发放贷款599笔,贷款额共2.65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