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市蔬菜商务考察团来黔,可以看到我省蔬菜产业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广泛前景——
叠加合作共赢
4月23日至26日,云南省昆明市农业局率团来黔,对我省兴义市、安龙县、龙里县、清镇市和威宁自治县等地的蔬菜产业进行了考察。短短四天,考察团从黔西南到黔西北驱车2000余公里,每天考察、座谈十余小时,表现出对靠近云南气候类型相似的威宁、安龙及黔中地区开发高原蔬菜的条件及政策服务环境的浓厚兴趣。
叠加,合作,共赢,这是记者此行采访中听到最多的几个字眼,也深深感受到我省在蔬菜产业发展中以招商带动升级、以开放带动跨越发展的强烈意识。
关键词:叠加效应
“这次随团来贵州,对企业来说是一次机遇。”云南邦泰绿色农产品经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顺广说,“第一次来贵州,发现这里气候、生态资源等优势独特,我相信在这里我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林顺广还说,他们公司年产速冻蔬菜3至5万吨,仅靠在昆明的基地及收购已满足不了的订单,迫切需要扩大原料基地。
嵩明伟诚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是全国麦当劳连锁店70%以上西生菜的供应商,公司产品还远销中东、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
公司的副经理何苇是位40来岁的女企业家,她说,去年底,贵州省农委率团来昆明考察,在实地考察他们公司的同时,也介绍了贵州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并邀请来黔考察合作。此后不到一星期,公司就收到了我省招商引资各方信息资料,效率很高,很有诚意。
“这次来主要是想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目前,公司在昆明的基地面积有1.1万亩,加工厂3个,其中1个主供出口。按照公司质量体系要求,需要有成片的、冷凉山区来扩建基地。”何苇说,从这几天的考察来看,贵州区位优势明显,与云南相比,距广州较近,尤其是威宁,发展西生菜的气候土地条件非常好。
昆明市农业局蔬菜花卉管理处负责人张霁珩说,目前昆明市很多涉农企业已逐步向红河、保山、普洱等地发展,甚至还有菜农外出租地种菜。这次来贵州,走了五六个县市,感觉双方要实现共赢,除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外,另外一层含义就是强强联手,实现叠加效应。
关键词:合作共赢
25日,考察团来到威宁自治县。在考察了草海镇鸭子塘村万亩蔬菜种植基地、草海镇蔬菜专业合作社、卯关村蔬菜种植基地等后,考察团里的几个企业老总显得异常兴奋。
威宁自治县是贵州西大门,日照充足。2008年,威宁被农业部明确为“云贵高原65个夏秋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县”之一和“全国153个夏秋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县”之一。
“这里可以干大事呀!”昆明青美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少华在看了草海镇实施的占地1000亩的“乐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后发出感叹,这是由山东寿光王乐义在全国建设的100个示范基地之一。唐少华说,威宁很适宜种植优质的夏秋反季节蔬菜。贵州省、地、县三级农委两赴山东,再赴昆明诚意引进“乐义”项目的做法更让人感慨。
在草海镇鸭子塘村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晋宁宏胜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经理胡琼芬发现这里光照充足,很适宜种植叶菜类蔬菜时,眼睛一下子亮堂了起来。除蔬菜开发外,以种苗生产为主的这家企业,还将开发威宁丰富的草炭资源。
“凡落户威宁发展蔬菜产业的企业,我们对投资建设日处理蔬菜产品能力达100吨的预冷库给予40万元补助,对进行流转土地建立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流转费200元。同时,还将整合资金,产业基地建在哪里,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就跟到哪里,并为企业做好‘保姆式’服务。”威宁县委副书记冯兴忠在座谈会上诚恳地说。企业看好的落地乡镇——草海镇书记马仲华紧接着开门见山地一一列举了他们可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伟诚公司何苇对当地政府招商引资诚意所感动,她当场表示,愿意在威宁发展3000至6000亩的核心蔬菜基地,回昆即派专业团队来进一步考察洽商。
省农委主任刘福成说,我省农业支柱产业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开发一定要加强招商引资,实施龙头带动,以规避市场风险、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全省农业部门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省农委分管蔬菜产业的党组成员胡红霞告诉记者,云南是中国重要的蔬菜出口省份,昆明市蔬菜产业化经营发育程度很高。这次随团来的企业都是昆明市的龙头企业,在国内很有影响力。这些企业有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我们有气候区位、劳动力和土地优势。两者就是要找到最佳契合点,实现合作共赢。
关键词:借船出海
我省发展蔬菜产业优势独具,蔬菜优势区域宜菜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开发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近年,我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去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达1248万余亩。
“但当前除了基础设施差、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外,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链残缺不全,最缺的就是产销组织。”胡红霞说,“我省蔬菜产业经过前10年的打基础,扩规模,后10年正处于调整升级阶段。”她认为,产业的调整升级,首先应该是市场主体的调整升级。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水平的市场主体,就有什么水平的产业结构。直接引进占有高端市场的高端龙头企业,健全产业链条,无疑将为我省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完备蔬菜产业链,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找到了一条高起点、拦腰上的捷径。
昆明青美农产品有限公司,是集蔬菜基地开发、加工、出口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产品远销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精细叶菜在新加坡占有70%的市场份额,最近又新开发了欧洲市场,迫切需要扩建基地。公司总经理唐少华这是第5次来贵州。前不久,通过省农委等多方牵线塔桥,他们已与安龙县金州公司携手,建设蔬菜出口示范基地2000余亩,并配套建设蔬菜产品加工中心和泡沫包装箱厂。目前,已流转土地1800多亩,初步建起了一些设施。这次来希望能进一步加大与贵州企业的合作力度。
26日,从清镇市传来好消息,云南邦泰绿色农产品经贸有限公司已与清镇市达成协议,先期在清镇试种1000亩的甜脆玉米和1000亩甜脆豌豆。
昆明市农业局副局长胡凤益说:“昆明有各类蔬菜龙头企业1000多家,目前很多企业正着手扩大基地规模。此次部分企业‘抱团出山’来贵州,最大的愿望是能够‘进得来、稳得住、带动好、可持续’。”
在黔期间,双方还就共同打造“云贵高原蔬菜”品牌,争取在国家层面得到支持进行了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