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旅委"出面",才挂出"投诉电话"。 |

本报记者 龚媛媛 摄影报道
“一到北门口,几个人就拦着,说是不买通票就不能进,不然就只能绕道东门!”昨日,一名在青岩古镇遭遇强制购买通票的消费者告诉记者,据悉,仅4月30日和5月1日两日,省市旅游执法部门共接到3起青岩旅游消费投诉。就此,5月2日上午,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前往景区召集相关部门,要求景区立即纠正其乱收费等行为,并监督青岩景区将投诉电话牌公示。
投诉:青岩景区乱收费
在物价部门未允许的情况下,景区借着小长假打“擦边球”,在古镇门前派验票人员阻拦游客,让游客购买通票。
游客何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景区北门处就遭遇了“半强制消费”。“我们是贵阳本地人,所以一下车到了景区门口,就像往常一样直接进入古镇,可是没想到3个自称是验票的男工作人员拦住我们,说要进去就必须购买30元的通票,我们马上表明是本地人,以前都没交过钱,验票人员有些不高兴,说是景区的新规定。最后在我们的质问下,他们又改口说是不买通票也行,但是只能从东门进去,北门不能走。”
记者从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了解到,仅仅两天,旅游部门就接到青岩古镇3起乱收费投诉,甚至和游客就购买通票问题产生口角。5月1日下午,省旅游局12301投诉台责成贵阳市旅委对此事作出处理,当晚,旅委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就此事进行了安排。
现场:投诉电话“藏起”
5月2日上午,记者随同贵阳市执法支队率队前往青岩古镇,对乱收费问题进行暗访。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前日相关部门对景区乱收费问题进行了严肃批评,景区大门并未出现强制购买通票的情形,但是在北门入口处,景区并未公示旅游投诉电话,也没有工作人员向外地游客说明进去景区可不用购买通票。当记者进入景区后,一位游客在现场就抱怨,他不知道原来只是到古镇里逛逛不用通票,别人都不买,他却“遭烫”了,现在他想投诉,也找不到投诉电话。
贵阳市旅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旅游投诉电话的标识牌在节前就已经分发给各个景区,要求景区在进出口处进行公示,方便游客监督。但记者在青岩古镇售票处并未看到公示牌。
处理:调整岗位停发工资
下午2点半,贵阳市旅委、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花溪区旅游局、青岩镇党委、花溪区旅文公司有关负责人在青岩古镇景区召开座谈会,贵阳市旅游执法支队传达了2天来省旅游投诉电话12301接到的游客投诉情况,以及记者和执法支队了解的相关情况。
花溪区旅文公司总经理王伟对乱收费问题进行了说明,他说,在接到主管部门的通知后,他们在5月1日对南北大门的收费问题上进行了协调处理,对门禁处的人员进行了调整,要求收费处对游客做好解释工作。目前,4月30日和5月1日期间上班的售票人员已经调整岗位;公司对验票人员等工作人员的工资予以停发;相关情况上报区旅游局。景区将举一反三,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市旅委负责人要求景区马上撤销验票口,必须明示投诉电话,今后杜绝此类乱收费事件发生。随后,记者看到,售票处的验票口已经撤销,售票处也挂上旅游投诉公示牌。
叫苦:古镇维护“收不抵支”
青岩镇党委书记孙昕,同时兼任花溪区旅文公司董事长,她说,景区违规要求游客购买通票确实不对,但是景区也有难言之隐。她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收不抵支”是青岩古镇的顽症,以去年为例,青岩古镇共迎来了600多万游客,景区的名声越来越大,可是财政漏洞也越来越大,600多万的人流量,带来的仅仅是500多万的旅游收入,也就说一个游客在青岩消费不到1元钱,可是巨大的人流量所带来的保洁、安保和景区维护方面的压力却在增加。今年小长假头两日,古镇就接待了6万游客,而旅游收入仅4万多元。
“别的景区都想多点黄金周小长假,我们却是一提到长假就心里发慌。”孙书记说,每个假期,那么多的游客却没带来经济效益,而古镇的日常维护和支出却在增加。她说,目前他们也在争取物价部门对古城维护费的审核,这样可以减少景区的日常支出压力。另外,还将引进投资者,打造东西两条街道,缓解主街人流量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