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民运会 天天游荔波
书记县长签赠大小七孔茂兰景区门票
2011年荔波景区夏季旅游(贵阳)推介会新闻通稿
晴空一鹤排云来,青山碧水沁心肺。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荔波,到处一片青山绿水,到处鸟语花香,到处四季常青,荔波不仅是洗脑的好地方,还是洗胃的好地方,更是洗肺的好地方。荔波这个美丽的地方,堪称献给现代人类的世外桃源!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优先发展贵州南部重点旅游区,把荔波建设成为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的战略构想,荔波着力整合“雄奇秀丽的山水风光、神奇迷离的民族风情、传奇惊人的红色文化”等旅游资源,围绕将荔波建设成为“景色优美的山水景观城、独具魅力的文化体验城、闲静优雅的人居环境城”目标,全县17万各族人民齐心奋战,使荔波旅游业走上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
在未来5年,荔波将通过一些投资项目的带动,使游客每年达到100万人,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带动10亿元的消费和旅游产品服务,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吃上“旅游饭”。 今年,荔波围绕旅游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深化“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品牌作用,力争接待国内外旅客4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5亿元以上。
世遗品牌效应 旅游经济上台阶
如果说,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是一项生态荣誉的话,那么,继2005年一举夺得“中国最美丽地方”称号两年以后,2007年6月,荔波成功荣列“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六个、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却是实实在在的契合了资源价值与世界认同,为荔波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直接而有效的推动作用。
经过20多年的开发,荔波旅游已从昔日单一的观光游转向山水与人文、休闲度假游相结合,从以省内客源为主转向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十一五期间,旅游人数从2005年的55万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334.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2亿。荔波在西部大开发十年间实施的“生态立县、文化塑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不仅如此,游客的构成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今,在荔波大小七孔、樟江风光带、水春河漂流等景区以及各个农家饭庄,挤挤挨挨的车辆,多为四川、重庆、贵阳、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车牌,各种口音的外地游人一脸兴奋地畅游于荔波山水之间。客源从以省内为主向省外、国内外不断拓展,标志着荔波旅游已从过去的“招待游”向市场旅游的深刻转变。
与此同时,林林总总的家庭旅店、农家饭庄等如雨后春笋遍布城乡,目前全县农家接待点有239个,且生意日益火爆。在小七孔景区东大门外的拉柳村“隆福山庄”,老板蒙安介绍,每年旅游旺季,他家可容纳55人的旅社几乎天天爆满,最多时每天招待客人吃饭达300人以上。在他们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农家饭庄,每年净收入近40万元。
陆空并进 构筑立体交通网络
在陆地交通建设方面,连接中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兰海高速至荔波县的麻(尾)驾(欧)高速公路在今年3月31日已正式建成通车,荔波首次连通了高速公路。
麻尾至驾欧高速公路起点位于独山县麻尾镇,与西南出海大通道兰海高速公路连接,终点位于荔波县驾欧乡,全长28.8公里,总投资14.53亿元,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行车从麻尾到荔波小七孔的时间从原来的50分钟缩短至15分钟,而贵阳至小七孔的时间也从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以内。
在航空运输方面,今年3月, 以贵阳龙洞堡为中转机场,荔波机场开通了经贵阳至北京、广州、深圳、海口、三亚和大连的6条联程航线,同时加密贵阳至荔波航班,做到每天都有航班往返。
荔波机场原来只有华夏航空执飞的荔波至贵阳航班,每周周五、周日飞行,机票全价为250元左右。今年3月天津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将贵阳龙洞堡机场确定为飞机过夜基地后,从3月27日起在贵阳至荔波间每天执行一班往返航班。具体时间为:早上9点30分从贵阳机场起飞,10点10分到达荔波机场;休息30分钟后,10点40分从荔波机场起飞,11点15分到达贵阳。此外,凡乘坐贵阳至荔波航班的旅客可凭登机牌和本人身份证,换取荔波景区5折门票。
另外,厦榕高速贵州段开通后,游客可从临县三都转至荔波,大大地方便了黔东南文化风情游与黔南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山水游的贯通与衔接,还有,独山县城、独山麻尾和三都及广西环江、南丹等周边县市通往荔波的省道、国道、高速公路相继建成和改扩成油路后,昔日各景区狭窄、坑洼不平的乡村公路已被柏油路所取代,荔波在黔南州率先实现乡乡通油路目标。更为这个旅游胜地构筑了“陆空并进,内优外快”的立体交通网络。
建立激励机制 拓展客源市场
除了这项大奖外,荔波县还会按年度对组织人数最多的前三名给予奖励,奖金分别为:6万元、4万元、2万元。
“只要达到奖励标准,无论有多少家旅行社,都将兑现承诺。”有关人士说,此次所设660万元大奖并没有名额限制,如果一年内有20家旅行社获得该项奖励,县委、县政府将拿出1.32亿元进行奖励。
在拓展客源、对外旅游宣传推介上,去年7月,荔波县与贵州天悦旅行社合作在贵阳市开设了“荔波旅游形象店”,成为贵州第一家在省会贵阳开办旅游业务的县市。形象店由政府部门指导,企业自主经营,主要承担着荔波景区宣传、咨询、报名、旅游预定等职责并开展一条龙的出行服务业务。任何一个进入形象店的客人不但能够自行取阅景区丰富的宣传资料、观看景区介绍片、了解景区几乎所有的出行信息,还能散客拼团或者独立成团,享受周到的“管家式”个性化服务。这种“走出去”宣传战略的创新举措今后还将推广到成都、长沙、重庆、南宁等周边城市,进一步拓展荔波在省外的旅游市场。
利用省过境的几条高速公路,制作设置宣传牌近80块;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每年安排400万元以上资金专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充分利用省州平台,分别前往北京、上海及川渝、两广等客源主体市场进行宣传推介;邀请外地旅游企业到荔波考察。通过与主流媒体、大众媒体的链接,全方位展现了荔波世界级旅游产品形象;通过精心打造的各种旅游节会、外出推介、宣传画册、音乐光盘、媒体宣传等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旅游品牌的打造,使得身居十万大山中的荔波闻名遐迩,成为中外游客梦绕魂牵的旅游胜地。
另外,今年荔波县以政企联手开拓旅游市场的方式,坚决维护门票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全方位推进旅游品牌战略营销,大力推行“政府订单+旅行社组团+散客地接”的客源市场开发运作模式,以实现景区与市场的有效链接。
资源整合配套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荔波县着力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了景区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与休闲度假游互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加快了旅游业成为荔波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速度与进程。
针对近几年来地方特色餐饮、乡村休闲游、自驾旅游等自主类休闲产品逐渐受到游客的青睐,旅游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的实际,荔波县决策层审时度势,积极整合资源,努力把旅游业推进了产品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时代。
荔波以原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结合构成的独特资源为内涵,强化整体形象塑造和品牌营销。突出抓好小七孔东西大门服务区规划建设,以创建5A级景区为契机,从道路建设、服务设施、标识标牌、景区形象等方面,整体规划、系统建设,全面提升景区综合形象。按照“全县大景区”的思路,通过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加快品牌景区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带动发展乡村体验游、民族风情游、红色文化游。
在优化结构、完善产业配套方面,调整全县高、中、低档餐饮住宿场所结构,形成低中高档的餐饮服务网。在黔南目前建成的90多家星级宾馆中,荔波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达到34家,加上其他大小宾馆119家,住宿条件、接待能力大大改善。去年6月,贵州江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招拍挂获得了一宗位于荔波县时来开发新区地块,标志着除荔波樟江部落五星级酒店外,第二家五星级宾馆成功落户荔波。据统计,近几年,荔波通过各种渠道投入交通、宾馆、景区设施建设资金近20亿元,全县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跃上了新的高度。
在优化结构、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方面。占据荔波全县总人口93%的水、布、苗、瑶等少数民族在这里长期生活形成独有的民俗民风,至今仍然保存着纯朴浓郁。他们依山建寨、聚族而居,服饰靓丽、节日纷繁,可以说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会喝水就会饮酒”,千百年来,传承并创造了“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彩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村寨布局、房屋建筑、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瑶山、尧古等少数民族村寨每年吸引上百万游客。
在此基础上,荔波县发展休闲度假产品,将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科技文化寓于自然山水、旅游项目和城市规划建设之中。同时,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产品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不断提高旅游商品在总收入中的比重。
(本文记者 莫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