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记者在修文县谷堡乡红星村、平滩村的精品核心猕猴桃基地看到,很多群众正忙着为地里的猕猴桃搭建“T”型水泥支架,进行施肥、剪枝等劳作,基地上到处一派火热的耕作景象。近段时间,修文县正加紧实施基地规范化改造工程,预计于今年建成3500亩猕猴桃精品核心示范基地,并以精品示范基地带动,于五年内集中打造5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振兴壮大猕猴桃产业。
红星村村民王忠玉家猕猴桃种植面积有70多亩,以前品种较杂,市场效益不好,而且由于没有专门的架材,猕猴桃藤条乱长使田间不通风,严重影响了产量。今年在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他将所有品种全部改造成优质品种“贵长”,并由政府补贴三分之一费用,自己出资10多万元在基地里搭建起水泥支架,基本完成了基地的改造工程。
谷堡乡红星村村民王忠玉告诉记者:“往年种的品种有点杂,今年我全部改种成贵长,并投资15万元安装水泥桩,希望产值一年比一年升高。”
修文“六广河”牌猕猴桃品质上乘,有着猕猴桃“王中王”的美誉,目前已列名为国家专利商标,成为省、市名特优品牌,尤其是优质品种“贵长”长期备受消费者欢迎。修文猕猴桃以前种植面积曾达到6万余亩,但由于基地设施薄弱,缺乏规范化管理,种植面积逐年萎缩。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修文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中要求:“至2015年,在修文、麻江等县建设猕猴桃、蓝莓等精品水果基地5万亩”。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机遇,今年修文县正按照果园建设规模化、果品生产标准化、采后处理商品化、产品销售品牌化和基地经营产业化的“五化”要求,准备投入资金800万元打造集科技、试验示范、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猕猴桃精品水果高标准示范园,对现有的3500亩猕猴桃老果园实施升级改造,做大做强“贵长”品种,预计打造8千到1万亩精品核心示范基地,以精品示范基地带动,在5年内新增4万亩高品质的猕猴桃,振兴壮大猕猴桃产业,使之成为全县重要的农业支柱产业。
目前精品核心示范基地品种改良、水泥支架安装、进场公路建设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基地群众种植积极性高涨。红星村村民张昌伦家种植猕猴桃150多亩,去年收成才35万元,亩产不足3000元,今年他投入30多万元完成了品种改良等规范化建设工作,预计在两年内亩产收入可达五至六千元。
谷堡乡红星村村民张昌伦说:“现在正在改良阶段,所以去年我的总产量、总收入才35万,在改良以后,过两年时间,收入估计会达到八九十万。”
(姜继恒 刘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