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县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带动乡镇、部门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形成上下互动、整体联动的良好态势。息烽县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以“道群众心声、论息烽政事、评干部业绩、促经济发展、构社会和谐”为主题,设立“民意会客厅”,架起亲民为民“连心桥”。
顺民意,找准创新切入点。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求,以实现县委决策权力公开透明、搭建群众参政议政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设立“民意会客厅”。指导基层建立了《“民意会客厅”接待制度》、《“民意会客厅”办理事项制度》、《“民意会客厅”工作反馈制度》等工作制度,确保“民意会客厅”规范运行。在“道群众心声中”实现民本化管理。通过干部进村入户、开门接待相结合的方式,充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分类建好群众诉求台帐,并一一妥善处理。对不认真对待群众诉求的行为实行责任追究。变被动式管理为服务式管理。如九庄镇党委、政府针对大槽村关山组村民孙维珍反映农村低保评审不公问题,实行村支两委、包村部门、分管领导三级审核制,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实行阳光操作,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等不良现象发生。在“论息烽政事”中实现民主化管理。采取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箱、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关于息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变过去的“为民作主”为现在的干群“共同作主”,汇聚发展良策,增强发展合力。九庄镇党委、政府针对改镇西门村李泽普、大槽村李定权等群众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积极争取病险水库加固工程项目1个,涉及项目资金100万余元。建供6000亩烤烟种植的烤烟育苗工厂1个,涉及项目资金260余万元。“竹花村贾忠德反映通组路年久失修,出行不便问题已办结”,“谭祖明等群众反映望城村雪灾补助款使用问题已办结”、“腰寨村骆安芬反映家庭困难需救济问题已办结”;“要公开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评审、审批、发放情况”,“要公示项目建设、资金运行情况”,“要公示救灾救济、扶贫济困情况”……一桩桩为民办理事项、一条条群众建议意见都清晰记录在案。3月初以来,“民意会客厅”共办理便民利民事项50件,收到群众关于经济社会建设的意见建议24条。
强服务,把握创新关键点。息烽县把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点,在“评干部业绩”中增强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人性化管理。九庄镇投入3万余元购置了民意会客厅桌椅、接待群众来访用饮水机等,制定23项九庄镇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便民利民办事流程图,把涉及民生民利的工作流程用展板的形式全部公开,方便群众办事。平时采取电话回访、满意度测评表等方式进行测评。每年组织各村(居)支书、主任及农村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两代表一委员”召开2次评议会,对相关人员进行民主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并与绩效考核挂钩,确保“民意会客厅”成为社情民意集散地、群众呼声回音壁、议政督政活动室。“来政府办事太方便喽,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办事流程清楚,程序简单,办事效率高。”九庄镇竹花村济沟组村民杨勇杰办理完报销医疗费用有关手续后,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来政府办事是办一事进百门,现在是办百事进一门。”该镇桐梓村桐梓坡组村民郝忠先拿着刚领的43213.38元“合医”报销款,掩饰不住内心的感激和喜悦。他说,“为了报销医疗费,我只跑‘民意会客厅’3次,一次是来咨询,一次是来交所需材料,第三次是来领报销的钱,而且还是镇合医办通知我来领取的,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经过问卷调查,群众对“民意会客厅”的满意度达95﹪以上。
促和谐,抓住创新着力点。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和维稳第一责任,息烽县努力使“民意会客厅”发挥“助推器”和“稳压器”作用,在“促经济发展中”实现“引导式”管理,在“构社会和谐”中实现常态化管理。如九庄镇按照“一村一品、数村一业、一乡一特”的产业思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的引导群众建设优质烤烟、无公害蔬菜、特色种养殖等8个生产基地,把党和政府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选择,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按照“宜疏不宜堵,宜冷不宜激,宜解不宜结”的原则,着力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九庄镇以“民意会客厅”为龙头,镇、村联动,在26个村(居)组建“社情民意收集站”。建立民意民情档案和民生诉求2本电子台账,每月召集班子成员、镇各部门负责人和各村(居)负责人等召开“民情分析专题会”,分析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明确工作措施。对小纠纷小矛盾,坚持用感情去沟通、用道理去说服,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对重大矛盾纠纷,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协商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民意会客厅”3月份共协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件,以“道心声”赢得群众关心,以“论政事”赢得群众舒心,以“评业绩”赢得群众放心,以“促和谐”赢得群众欢心,以“谋幸福”赢得群众掌声,全镇呈现出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