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位于秀美的安顺市中心城区西秀区之东北部。前身为安顺市东关工业小区,是农业部1995年3月批准的“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农企发〔1995〕8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2005年12月确定的“中国食品工业(西秀)示范基地”,2006年8月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批准设为省级开发区并正式更名为“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2006年10月进行拓展规划编制,规划面积为15.89平方公里。
工业园区有沪昆高速公路、清黄高速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302国道、安普高速公路、贵昆铁路、安轿煤矿铁路专线经过,交通十分便捷。园区采取交通干线放射发展和集中组团式布局模式,形成“一心、四轴、多组团”的递度推进空间结构形态。(一心:园区公共服务中心。四轴:清黄高速公路、两六公路、一号路、四号路四条交通轴。多组团:工业园区大道东西两侧形成五个工业组团,配套建设一个物流服务小区)。
一、园区发展指导思想
突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人力物力等资源优势,大力提升载体能力和吸引外资能力,聚集产业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把西秀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发展新型工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
二、园区功能定位
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共分为四块:一是绿色食品工业。近期发展以畜产品加工、粮油加工、果蔬加工、茶叶加工等为重点的特色食品加工业;远期以积极开发方便、安全的肉类食品,改进营养特色的地方肉制食品的产品包装,重点发展饮料行业的果蔬汁、茶饮料,开发天然、营养、有益健康的饮料新品种。二是民族制药工业。依托安顺生物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天然药业,重点开发生产安全有效的民族药品、生物药品、保健药品和中药。三是旅游产品工业。依托安顺旅游城市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品加工工业,特别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苗族蜡染、布依地毯、地戏脸谱等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四是来料加工业。利用区位交通优势,承接东部转移产业,大力发展半成品来料加工。
三、“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经济发展现状:目前西秀工业园区以航空机械、矿山机械、绿色食品、医药、、冶金及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新安航空机械有限公司、黄果树铝业有限公司、百花串食品有限公司、顺健制药有限公司、湘大饲料公司、华荣矿业集团为园区优势工业企业。2009年西秀工业园区生产总值(GDP)8.52亿元,工业总产值21亿元,增加值5.2亿元,进出口总额1558万美元,预计2010年生产总值达10.5亿元,工业总产值达24亿元,增加值达6亿元,进出口总额达2000万美元。
2、基础设施:正在开工建设的有工业园区大道:全长11148米,宽40米,总投资31848.08万元,一期工程全长8553米,宽40米,总投资13328万元,2009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主干道、水、电全线贯通,正着手建设虹机厂至青山加油站道路、青山至安普高速张家庄匝道道路、董家庄至百花串道路等工业园区道路交通网络。
3、引资项目建设:2006—2009年,西秀工业园区累计招商引资16亿元,新建项目8个,2010年预计招商引资6亿元,新建项目4个。累计实现引进省外资金6亿元。目前,进入(拟进入)园区的企业有:安顺博吉板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200万元;昆明长城塑料制品厂,总投资4500万元;安顺市西秀区鑫龙苡仁米加工厂,总投资3500万元;安顺布依地毯有限公司,总投资3500万元;贵州华源特钢型材厂,总投资6000万元;安顺祥鑫印务公司,总投资1237万元;安顺鸿祥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总投资4598万元;安顺春来茶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00万元;刺犁、杨梅饮料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工业园区孵化园总投资20000万元;贵州聚洋物业市场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24500万元等。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加大征地拆迁工作力度,强行推进项目落地建设,确保项目尽快投产生效。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好商、选好商进入工业园区。
3、准确把握西秀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发挥园区聚集产业功能,整合当地优势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坚持合理、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五、“十二五”期间园区建设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西秀工业园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争取保持20%,达40亿元,比2010年增长4倍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争取达到20%,到2015年达到100亿元,比2010年增长4倍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率20%,到2015年达到4亿元,比2010年增长4倍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率20%,到2015年达到1.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5倍以上。
(二)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支持,拓展西秀工业园区规划面积。按照赵克志省长9月23日视察工业园区指示精神,积极融入黔中经济区,实现与贵阳同城化,打造贵阳至安顺城市带、产业带,拓展园区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即:西抵轿子山镇青山,东抵平坝县天龙镇、北抵轿子山镇、蔡官镇边缘和七眼桥镇鹞子岩、大西桥镇安庄屯一线,南抵东出口至天龙镇320国道。产业布局主要分来料加工、药品加工、食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四个区域。
(三)加大对失地农、拆迁户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完善,搞好“城中村”改造试点,逐步解决“城中村”改造;将“失地农”生存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加以解决,确保征得进、拆得下、稳得住、有保障,促进征地拆迁工作有效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