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将于6月12日开考,而从目前各校自主开始的志愿摸底情况来看, 职业学校几乎成了被毕业生们“遗忘的角落”。年年大学生工作难找,职校生供不应求,为何职校 却还在初中毕业生中频频遇冷?
初中毕业生冷报职校
“全班60多个学生,只有一个愿报职校。”4月8日,拿着学生们刚刚交上的志愿预报摸底表,济南市一所重点初中毕业班班主任姜涵告诉记者。而依照以往的学习成绩,姜涵估计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有50人左右能够最终考入高中,剩下的十多个学生都会进入职业学校。姜涵所在学校的初三级部有学生1000人左右,只有约70名学生在预报志愿中填报了职业学校,其余900多学生全部报考了普通高中。
作为职校生源主要来源地的普通初中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济南市西部一所普通初中的36人毕业班里,有28人在学校的志愿摸底中填写了高中,该班班主任刘洁告诉记者,根据学生成绩和以往经验,这28个学生中最多只能有10名左右能考上高中,剩下的基本都会流向职业学校。
一方面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鼓励他们趁考前时间提高成绩;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地告知学生盲目报考高中可能面对的落榜,面对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职校的偏见,老师们也很无奈。
家长成背后推手
市民郭建平最近正为即将初中毕业的儿子四处奔走,希望能让学习成绩排在年级下游的儿子毕业后能有上高中的机会。然而儿子对考大学丝毫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想进职校学计算机。“现在社会没有大学文凭怎么生存?”志愿摸底时,郭建平坚决否定了儿子的想法。
“家长其实才是学生不上职校的幕后推手。”刘洁告诉记者,不能够正确认识孩子的水平是不少家长的“通病”。毕业前的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向刘洁表达过“别人的孩子都上高中、考大学,自己的孩子上职校就低人一等”的想法,于是不管孩子成绩高低,都要求他们报考高中。
“想法可以理解,但家长还是要面对现实。”刘洁表示,毕竟报名不是结束,家长应当端正态度,为学习后进的孩子选择一个更适合的成长环境。济南商贸学校校长庚强斌告诉记者,职校生也可以通过正常高考程序升入高校继续学习,还可通过职校技能大赛获取免试进入高职院校的机会。
招生冷与就业热并存
近几年,济南市各职业学校均在招生宣传中加大力度,不仅给予每位职校生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还有高分考生奖学金、困难家庭免学费、承诺就业等诱人措施,然而收效却并不理想。
“初中毕业生的选择意愿普遍不高,职业学校还没法做到择优录取,招生比较困难。”济南第十三职专副校长尚延亮告诉记者,尤其是随着济南市高中的逐年扩招,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难度降低,原本流向职校的初中毕业生有相当数量被扩招后的普通高中吸纳,造成了生源的减少,招生之难成了职校的普遍现象。
“职业学校最难的部门是招生办,最轻松的是就业办。”济南一职校就业办公室负责人贾青告诉记者,职校学生还没毕业就有用人单位来学校排队等待。“有些汽修专业的毕业生月收入都在3000―5000元,并不低于大学毕业生的收入。”
鼓励更多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技术性职业,不仅需要学生和家长转变就业观念,还需要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提高学校软硬件水平,采访中,不少职校一线教师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关于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于4月6日出台的《济南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作出了规划:济南市将科学规划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同时,鼓励普通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