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金三”金色褪尽,四月起头又见加息。不知不觉,在调控层层加码中,苏州楼市走过了兔年的第一季。
这一季可以说是调控季,观望气氛始终都在,成交更是一波三折。据最新数据显示:苏州市2011年第一季度住宅类房源成交9999套,成交面积为1173273.51平方米,成交均价为10326.30元/平方米。再细看每月住宅成交量:一月4785套、二月2876套、三月2338套。不难发现,整个一季度楼市成交走出了一条月度间呈梯度下滑的曲线,而这也正是调控加码,对楼市产生的“影响轨迹”。
一季度成交轨迹:
叠加新政显出威力 月度成交阶梯下滑
楼市一季度,可谓是调控密集出台的一个季度。先有“新国八条”、沪渝房产税试点、再有央行加息、上调准备金率再到史上最严厉的限购令,接二连三的楼市调控政策下,苏州一季度住宅成交9999套。但从数字上来看,仍然以同比15.52%的涨幅增长了,不少人或许认为楼市调控并没有给苏州房地产市场带来太多的压力。但是月度间的数据变化截然相反,成交套数与成交面积阶梯状快速下滑,显然调控政策效力已经显现。让我们来描摹、还原出一条一季度苏州楼市在调控影响下的成交轨迹吧。
1月份楼市迎来一个活跃期。苏州楼市在去年年末蓄积的能量得以释放,而且“新国八条”月底才出炉。在这段没有严厉的政策压制下,楼市表现活跃。从某网站统计来看,日均成交达到了150多套,年初苏州楼市便迎来了 “牛市”,当月住宅成交达到4785套。
2月份楼市面临转折。继国八条之后,沪渝房产税试点实施,2月9日央行收紧银根,再度加息,再加上春节小长假的影响,2月整个中上旬成交一直较为低迷,从下旬特别是月底金三预计强烈,呈现了一定的反弹上升,但是整体而言,2月楼市碰壁新国八条等新政后,成交量较1月急速回落,当月报收2876套,成交面积锐减39.35%。
3月楼市一直被看做是春季楼市的风向标,素有“金三”称号,然而今年的三月楼市金色褪尽,成交冷清。 3月2日苏州限购细则出台,“对苏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第三套房,外地人限购第二套”,众多的投资客在此次调控后被驱逐出境,丧失了购房资格,苏州楼市在这场最严厉的调控政策下,成交量快速萎缩,日均成交不足百套,在市场行情变数较大的形势下,更多的购房者持币观望房价是否会有下跌,或许转移投资去向,选择商业地产,从3月热销楼市可以看出,基本上是刚需出手,这势必难以为继成交量的稳定。传统楼市旺季的3月仅仅成交2338套住宅,不及1月份的半数,成交面积也较1月跌了56.03%,一反常态,政策性调控重压下,苏州楼市成交犯了春困。
一季度价格走势:
万元均价线上徘徊 房价后市或将下滑
一般来说,调控政策影响最先表现出来的是成交上的变化,房价的影响相对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成交均价同比来看,伴随着中心城区普通商品住宅的成交,区域均价均有一定的增长。不过据苏州住建部门统计,从今年1月1日到3月30日,苏州市区成交均价比去年同期,仅上涨1.96%。可见,调控在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上,还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工业园区成交均价基本都保持在万元以上;吴中区低密度住宅成交量加大,带动了整个区域成交均价走高;高新区和相城区同样顺应了市场回暖态势的影响,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主要受区域内热点板块楼盘的带动结果;而中心城区由于保障性住房成交居多,普通商品房也有一定的成交,使得整体成交均价比去年同期有小幅上涨。
从成交均价来看,“新国八条”、房产税试点以及央行的加息、上调准备金率以及限购,并没有在房价上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均价在万元水平波动。受到春节长假的影响,配合量跌的同时,均价曾有过一定的下调,但是随后的限购令确是见了一定的效果。
3月3日成交均价立即跌至8267.05元/平方米,环比前一日跌幅达到52.86%,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均价也是在9000多徘徊不定,但是一些高端项目的成交,还是略抬高了一度下滑的均价水平。需要关注的是,最近一些楼盘开始打出不小的优惠举措招揽客户,实行变相降价,因此房价有可能在后市出现阶段性的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