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琪在中国的全家福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徐磊 陈小妹 见习记者 赵琼 文/图) “如果可以,我会继续留在这里,充当语言文化交流的使者。”——贝琪如是说。
眼前这位美籍女外教不仅美丽,而且热情,一如学生和同事对她的评价那样:“贝琪永远都这么热情,课上充满激情,课下平易近人”。
“缘”来一家人
3月18日晚上,记者来到了贝琪的家里,刚一敲门,贝琪的小女儿娄夏琳打开了房门,那蓝色发亮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门外敲门的客人。贝琪和她的丈夫托尼还有他们的大儿子娄家乐热情地把记者迎进了屋里,而这时她的小女儿在母亲耳边小声地说了句话后,便连忙跑进了厨房,随后,从厨房里飘来了阵阵咖啡香味。闻着这香喷喷的古巴咖啡味,看着客厅正中挂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虽然大家语言不通,但是同在中国这个国度里,大家的心越贴越近了。
过了不一会,她的小女儿从厨房里端来了热气腾腾的咖啡,闻着这扑鼻而来的香味,大家都舍不得把它一口气喝完都只抿了一小口,便开始聆听贝琪讲述他们来中国的缘由。
贝琪一家人来自美国纽约,去年8月底举家来到中国,这是他们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这里面其实藏着个小故事呢,他们选择中国是想回来“寻根”的。“这里就是我们的故乡,托尼的祖父是中国广东人,虽然都没来过中国,但是对这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之所以来到中国就是想让她的两个孩子知道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液。”贝琪的真诚让在场人都为之感动。
在她大儿子家乐的房间的床头上,还挂着一幅毛主席画像。大家都感到好奇时,托尼说自己是一名古巴共产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因此,他们一家人都十分热爱中国共产党,崇敬毛主席,前不久托尼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一个卖字画的店铺想买一张毛主席画像。店铺老板说,钱包里的人民币上就有你想要的毛主席老人家的头像,可托尼还是执意要买一幅,挂在自己家中。这位店铺老板感叹道:“一位外国人对我们毛主席这么热爱也真是少见啊!”现在,托尼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想得到一顶绿色的军帽,并且近段时间他要到毛主席老家韶山去游玩一趟,而且很快就能成行了。
来中国后为什么选择宁德师范学院任教?贝琪说,这是一种缘份。宁德师范学院前任外教丹尼和贝琪是好友也同都是美国人,丹尼回国后把在宁德师范学院任教的情况告诉了贝琪。贝琪欢乐地说:“丹尼在宁德拍的那些美丽的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他们眼中的宁德不仅风景怡人,而且交通便利,相对北京、上海那样的大城市来说会安静一些,这里是个宜居的城市。“我的丈夫托尼不喜欢大城市那种拥挤的感觉,一拥挤他就会感觉很紧张,很难受,以前住在美国纽约,就让我们感觉十分拥挤,有压迫感,托尼就感觉很压抑,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贝琪对记者说道。
贝琪一家来到宁德后,学校给了他们无微不至地关怀。据师范学院外语系主任龚帆元介绍,他们一家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学校知道她们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会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于是,外语系就特别安排了外事联络员和4名学生助理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帮忙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学校只要一有组织活动,都会邀请贝琪一家共同参加。“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托尼每次见到学校的男老师都称brother。”贝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与贝琪的交谈中,记者还发现她时常会提起一个名字“汤姆”。汤姆——吴广晟是他们在中国的好友,他是丹尼介绍给贝琪一家的朋友。自从贝琪一家来到中国后,汤姆就给他们很多帮助。他平时工作也很繁忙,身兼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副主席、宁德市远藤食品公司副总数职,但是,工作再忙,汤姆还是会抽出空来,尽可能地在生活各方面照顾这个“远道而来”的家庭。贝琪说:“汤姆真的帮了我们很多很多,就把我们当成自家人一样,我们都很感激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