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记者 阎志江
阳春3月,万物复苏。放眼望去,贵州省毕节市小坝镇一片刚开发的土地上,纵横交错的钢架绵延数百米,静态投资55亿元的“力帆时骏振兴汽车制造城”的厂房正在建设之中;不远处的山坡上,由245套别墅式房屋构成的安置小区已经有部分拆迁户入住。从小区居民洋溢着幸福的脸上,人们看到毕节地区“办一个企业,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指导思想的成功实践,看到了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构建平安和谐工区收到的丰硕成果。
毕节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贫困人口在全省最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当地人民富裕,成为毕节地委、行署的首要任务。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实现这个任务的根本方式。
“要让百姓有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在谈到引进汽车制造城项目时说。“项目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征地用什么标准?房子怎么搬,和原来比是好是差,设计规划怎么样?这些都要让百姓知道。”
2009年底,项目刚落地,毕节地委行署就提出要转变观念,必须先解决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才能研究项目开工。
针对这个投资巨大、需征地3500亩、拆迁226户、迁坟2025冢的工程,老百姓的顾虑很多:拆迁后往哪里搬?搬迁后有现在好吗?土地征完今后吃饭怎么办?几代人的祖坟往哪里迁?问题尖锐。
很快,专门法律政策宣传组、治安巡逻组、矛盾纠纷调解组、群众关系协调组、土地房屋丈量组进村入户。有地委、行署领导参加的的座谈会召开了32个。
由小坝镇40名失地农民组成的考察团前往云南省大理市力帆骏马公司总部参观学习,当地农民依托力帆公司成为10万元户、百万元户的比比皆是。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坝镇中屯村村支书孙善辉是去大理考察学习的一员。他说:“从大理考察学习回来后,当地群众的工作比以前好做多了。”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征地拆迁补偿计算的方法和标准,项目建成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当地群众致富、就业及今后长远发展的好处一项一项交给了群众。
顾虑变成了一本一本的明白帐:征地补偿参照城区标准执行,建设条件良好的安置房……
由群众推选的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事业的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监事会成立了,负责对征地拆迁的丈量、登记和地界、权属等进行全方位监督。土地、房屋丈量数据、补偿数额经群众签字认可后,在集中居住村寨、镇政务公开栏和毕节日报上公示;经过农户签字,三榜公示无异议后才能兑现补偿款,避免优亲厚友行为发生。
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说,安置房就是贷款也要搞上去,在这些方面要舍得花钱。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说到的就要做到。
针对拆迁的226户,毕节地区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投资7300万元给他们修建了崭新的安置房。按照“拆一还一”的原则,低于60平方米的按60平方米,其他按拆迁房屋的实际面积计算。
在新的安置房内,家家户户都有属于自己的门面房,有至少20平方米的牲口圈;小区内除基础设施外,还修建了文化广场、幼儿园、办公楼、公共厕所等设施。
此外,对被征地后人均面积不足0.3亩的失地农民,政府帮助其购买失地养老保险。目前,已办理养老保险986人。搬迁过程中,政府还帮助强壮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家庭搬迁。
在土地边界的界定上,本着“让利于民”的思想,对土地边界上的田间小路,丈量进入补偿面积;对在乡村公益事业建设中修公路、建沟渠等原占用农户土地的,本着“占一还一”的原则全部归还,进入补偿农户的面积。
小坝镇党委书记曹清培说,在迁坟问题上,政府在规划区范围外,根据群众的意见和当地习俗,选了一个“风水好”的山头,按每冢10至15平方米,投资将近99.8万元,修建了公路和公墓,并兼顾农村多年来形成的选择良辰吉日迁坟的传统习俗,提前通知、提前动员,让坟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时间安排。
过去,从小坝镇到毕节市区,由于没有公共交通,人们只能坐“摩的”等出行,要15元钱的车费。项目入驻小坝镇后,政府将开设专门的交通线路。届时,只要3元钱车费就能到毕节市区。
毕节地区还和力帆时骏公司制定了五年规划,确保每户失地农民至少有1人进入公司就业,其中包括保洁工、园艺工约800人,优先考虑40岁以上人员的就业。目前已协调失地农民2000余人进建设工地务工,月收入2000元—3000元不等。
55岁的拆迁户苏祥说,他被征了6亩地,每亩3.2万元,很满意。现在就“等着力帆时骏工程建成后,家人的工作得到落实,到时就更好了。”
毕节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阳成俊谈起力帆时骏项目时表示“没有和谐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他说,地委、行署把和谐稳定作为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下大力气抓紧抓好。
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要求在和谐工区的建设中,政法机关要全程参与,要通过警务室、促进会发挥作用,不能等出了问题再进去。
和谐工区促进会是由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和力帆时骏公司有关负责人组成的,有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由于促进会由几方人员组成,对解决工区矛盾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促进会按照矛盾纠纷每天一排查,三天一分解,五天一汇报,七天一督办,十天一研判的工作机制,对矛盾纠纷分类指导,根据轻重缓急予以一一解决。
水塘村狮子山组与中屯村因茶林的20亩土地争斗了近20年没有结论,这次征地拆迁过程中被促进会成功解决;水塘村3个村民组争夺李家大塘40亩的权属,有可能引发阻挡工作开展、集体上访、群体冲突等情况的发生。在土地权属争议不易解决的情况下,促进会引导他们走法律程序,保证了征地等工作的进展。
促进会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236人次,现场调处矛盾纠纷58件,处置萌芽阶段的群体性事件3次,签订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100余份,帮助投资方处理劳动用工、工程发包、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纠纷30件,为民工追回工资25万余元,协调安置区内建设用水、用电及建设质量争议引发的矛盾纠纷32件。
小坝派出所所长龙鉴说, 2010年中屯村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比2009年下降了30%。
静态投资55亿元,征地3500亩,拆迁226户,迁坟2025冢。2009年年底动工,10天完成征地,30天完成拆迁,且实现零堵路、零上访,2011年8月1日整车即将下线。用毕节地委书记秦如培的话说,“毕节就是要加快发展,使失业农民成为产业工人,使百姓成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参与者、受益者。”
|